2018年6月1日 雨 星期五
以前有朋友给我说丽江值得去看看,我不太爱出去走动,就没有去,但心里对丽江有个大致的描画,应该是有山有水有风景的美丽城市,清雅脱俗,不同凡响,我心里确也充满期望。
有事来到丽江,是在前天晚上,飞机一落地,就看到外面正飘着雨,地面湿漉漉的,这太平常了,我也没太在意。坐在车上往市区里去,雨刮使劲地刮着落在车前窗上的雨水,车子在黑暗的乡村小道上行驶,耳中听得见车轮碾压水面的声音,似乎将水溅起很高。行进城内,我看到雨水正在淋着路边的店面,餐馆、客栈很多,和其它地方的地级市没有什么区别,我便觉得丽江原来也是如此。
住下已是午夜,雨一直下,滴滴答答,我就在这雨声中睡下。
早上醒来,推窗望去,远处山上雾已成云,一片一片的白色烟云浮现在山头,近处则是民居,杂乱得和其它同等城市一样没有章法。雨还在下着,掉落在楼下的池子里,泛起很多的泡泡。我想,等雨停了再出去逛逛,于是我就窝在房间里等雨停。
这雨不急不缓,一直匀速地下着,看样子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本没有强烈地出去游玩的冲动,下雨反而成了我窝在屋里不出门的最好理由,因此我对这不停的雨也没有太多怨言,心里想着雨反正总会停的,任由它去。向窗外望望,远处山上化为云的水气,缓慢地变换着形状,即使是再大的雨,也并不能驱散白云的一个边角,反而更加增大了云的面积。我没有再继续想太多屋外的情况,我要坐下来想下午要办的事。
下午雨仍没有停下来,还在以自己惯有的节奏下着,楼下池子里布满了雨水的泡。我纳闷了,这里怎么是这样的下雨?从昨晚到现在,没有一刻停止,没有一刻减缓,也没有一刻加速,只是一个节奏地均匀地下着,和以前见到过的雨的下法都不一样。丽江,不该是一座雨城吧?
事总是要办的。我打着伞出门,雨水在水泥路上流动。我踏着水往古城里走,从北门进入。古城的路是用石块铺的,雨虽然下了这么久,但路面上并没有积水,水都从石块中间的缝隙中流走了。水流入路边的小河,河水的流速很快,发出哗哗的声音,河的名字叫“玉河”,虽然叫河,但我看来也谈不上河,河面大概只有一米左右,上面铺着几根木板,当做桥。我就在这连绵的雨中走在玉河边的石路上,游人也不少,店面一个接着一个,很文艺范的调子。我注意到几家酒吧,名字是“桃花岛”、“一米阳光”、“后街5号”,我朝一家酒吧屋里望望,里面没有人,显得冷清,空气里弥漫着忧郁的潮湿。
在这样一个情景中,可能外人看起来很诗意和浪漫,但我并不觉得,我只觉得雨正在打湿我的衣裳,满眼的文艺色调并不非常合乎时宜,反而有种巧克力般的滑稽。
接下来办事。雨还在下,但我没有太注意,等到凌晨筋疲力尽之时,走出门外,我发现雨好像有点小了,是雨丝,飘到脸上,给我一点点的凉意。我已困顿,倒头便是睡去。丽江的第二个晚上,依然是在雨中。
又是新的一天,早晨并不是阳光照着窗户,而是雨水,充满着窗户外的所有空间,当然楼下池子里仍在泛着满满的泡泡。我已觉得丽江就是这种天气了,没有指望今天会露出太阳。但我也不能再窝在屋子里,我要出去看看。临近中午出门,不自觉地向外一看,雨竟然停了,阳光出来了,来这里三天,第一次看到阳光,确也觉得新奇。古城算是去过了,就选择去所谓的茶马古道看看。
第一次骑马,伴随着时晴时阴的天气,还有一路上马粪悠远的“飘香”,穿行在山地的密林里。我认真地想了一下,整个过程我没有看到哪怕一丁点的茶马古道的痕迹,只记得中途雨来,我骑在马背上,用一只手套上一件带有马的味道的雨衣,庆幸雨并未下大,只轻轻地表示一下便迅速离去。
我虽然失望,但还是继续玩下一个节目,划船。船夫用竹竿撑起一首小船,带着七八人在拉市海上泛舟,我看看周围的光景,水面并不宽广,水草在水的岸边生长,和农村野地里的池塘不分上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时的天空有点阴沉。上了船,座位都是湿的,有人硬坐上去,我怕湿,没坐。船往水中央行进,天空更暗了,船夫用方言大声吆喝着,好像是要求我们坐好别动。快行至水中央,大雨倾盆而降,水面上顿时溅起层层水花,就像无数的石子落入水中。我把身子缩成一团,用伞使劲地护住身体,不得不坐在湿润的凳子上,眼睛盯着从上而下直落船舱的雨滴砸在我的鞋子上,无奈地观着雨势的发展。我在船中央,船在水中央,水在雨中央,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无处可逃,只能在这雨中,静静地体会此次的丽江之行。
来丽江之前,耳闻丽江是艳遇之城,我对艳遇本也无有期待,但实在没有想到,我在丽江遇到雨!这雨让我明白,美丽的东西可能只存在于想像之中,而一旦走进现实,美丽就会轻易地化为泡影。
完成于6月1日凌晨的丽江古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