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17期“光”专题活动。
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玄妙关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我是读郑渊洁、藤子不二雄、松本清张和《天方夜谭》这些脑洞大开的作品长大的八零后,想法自然奇葩和发散。我一直在像这样一件事:既然五行和人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光恰恰也是如此,那么,基于这个逻辑,何不把光也看成是五行之外的第六行呢?同时也有和相生相克的元素,也能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我是如假包换的理工男。我上初二那年,开始上物理课。力、热、光、电几部分的知识囊括于初中物理学。关于光,我印象最深的是开篇那几句:我们能看到东西,是因为光射进我们的眼睛。有的物体可以发光,我们能直接看到,比如太阳,比如电灯,比如萤火虫。大多数物体不会发光,但却可以反射光,比如月亮,比如动物,比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等。
彼时刚刚十四岁的我正是好奇心爆棚的年纪,被这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我们身边的物件深深吸引。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知道了光一直被认为是最小的物质,而前人却一直认为有振动波的特性。物理学中光学的发展完善历史正是围绕着光这种物质究竟是波还是粒子而展开的。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知道了笛卡尔关于光的假说,格里马关于光的衍射理论,波伊尔、胡克、牛顿等科学家关于光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知识在我脑中根深蒂固。
我爱看科幻小说和神话故事,知道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快的速度。而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在光速面前,孙大圣也难以齐天。
我非常热爱祖国的中华国学文化,其中五行的文化,博大精深却大道至简。当我学习了光学,我总在不经意间想到五行。
金,金光闪闪,自不必说。我是化学科班出身,知道銧,是镭元素的旧称,镭用于医学领域,是无数患者的一道希望之光。居里夫妇就是凭镭元素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木,引申到花草树木。继而引申到春光无限。无独有偶,桄这个字,一个木加一个光,这是个多音字。读“逛”这个发音的时候,是一个量词,一束线叫“一桄”。而这一束线,有没有可能是一束光线呢?
水,江河湖海,波光粼粼。诸位看官,待洒家稍候多些笔墨这水和光的联系。此处不表。洸,形容人光明磊落。
火,火光,有火必有光。
土,有一部名为《道门开土光秘诀一宗》的典籍,给我很多启发。而“垙”这个字,意为田间小路。有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意味着希望不灭。
说到这里,也许我还会被吐槽说是牵强附会。那我再回过头来说光和水的关系。
我们知道道家的“上善若水”,水无形、不争而利万物。光,又何尝不是无形之物?光,又何尝不是利万物?
也许有人会问,那,既然是第六行,光生什么?光又克什么?什么生光,光又生什么?
光,克的是黑暗,是不堪,是颓废,是沮丧,是一切消极。
光,生的是能量,是希望,是积极。
前文讲了,五行皆可生光,积极的心态、情绪、不断提高的认知亦可生光。
克光的,是内耗,是自我否定的愚蠢和短视。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往后余生,做自己的一缕永恒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