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爱人调侃我,你那个共读群发表的内容,很多啊。怎么感觉你比群主还像群主,这个群是你弄的,还是别人弄的。我当时因为要去接儿子,还和她一起说着那你看,我这是认真的读书,努力的成长。
当我读完第四章,儿童是自己感觉的主人后。我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爱人的话是思考还是感觉呢?如果这件事是我儿子看到,他又会给出什么样的结论呢?那儿子的评价,是思考还是感觉。
在读完这一章之前,我都没有这样的对比意识。我甚至觉得,我儿要是思考的深度、广度和我们一样多好,很多事情都好沟通了,为什么学习自己就会明白了。可是看完这一章之后,我害怕我儿现在就是在思考着给出答案。
不是思考不好,而是他这个年龄不应该依靠思考来给出答案。他应该继续通过感觉来认识这个世界,来感受身边的人、事和物。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优与劣都应该是他感觉到的,不是我作为一个指挥者给予的定义。
说实话,这一章对我触动最多的就是说教两个字。里面的很多例子,虽然写的事妈妈,但我却如坐针毡,那就是艺术作品的加工啊,明明就是我自己。12年的时间里,我对儿子的说教从未停止。
大错小错,我都会以谈心为名,行使着指挥者的权利,指挥棒一挥,你去那边,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去回答。我口口声声的喊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我去一再的要求着他,规划着他,使他成为了另个一我,而不是我在教育中,找寻迷失的自我。
感觉到底是什么,我说不好。不过,我觉得它就像第六感,一种很神奇的感觉,没有依据,就是有那样的感应,觉得就会发生一样。或者说,这种感觉有种预见性的判断。
我也在反思和修正,我应该从现在开始,注意孩子的感觉,培养、锻炼他的感觉,而不是说教和知识冰冷的输入,这些并不会帮助他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会具备面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
继续回答今天共读学习的问题。10月19日共读内容:第四章、儿童是自己感觉的主人(第3节—第6节)。请回顾:
1、你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一次因为“感觉”带来的体验。
看完本章之后,我开始回想,我关于感觉的事情有没有。会看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有感觉的能力,可可能是我看到现在唯一还值得庆幸的事情吧。不停的反思,不停的修正,我觉得我是个很失败的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之前是不管不问,中段是混乱无序,现在是细思极恐。直到我发现了,我还有感觉,我才觉得自己还有救。
我没有办法判断我的感觉是分析、思考,还是真正意义的感觉。但我曾和一些朋友这样开玩笑说,男人一旦有了第六感,比女人还准。我觉得我的第六感,应该可以算在感觉的范畴之内吧。
这种感觉,说实话我没有仔细去回味过,它是怎样的体验。只是知道,我那时候第一时间的判定,后来都应验了。而我知道应验之后,也没有书中孩子们那么淡然的反应。
2、你的孩子因为“感觉”而带来的体验。
说道孩子都有感觉,我才开始会看我儿子的感觉在哪里呈现过。这个问题我还问过我爱人,我说儿子有感觉的这种状态什么时候出现过。我努力回忆的时候,他在看流浪地球的时候哭了,他说那个害怕。我当时特别粗心,我并没有去了解和感受他的感觉,反而去批评他这有什么可怕。
前几天,我妈和我说,他在听小说的时候哭了,因为主人公死了。我和老太太还说,这孩子听个小说也这样,真是不知道能干啥。我也没有去感受他的感觉。
我曾经说过,你在这样,我就不要你了,你走吧。他哭了,那时候我只觉得他害怕了,觉得自己的话语起到作用了。现在懂了,是那一刻,他感觉到了我的气氛,感觉到我可能真会让他出去,他的害怕是因为感觉到我的情绪和决定。而我,却像个傻子一样,觉得自己又赢了一局。
回看了这么多,我发现我错过了他太多的感觉,也失去了他太多的感觉,希望还有时间,去弥补这些亏欠,希望可以更好改变自己,成为他人生的观察者,而不是指挥者。
回答问题的同时,我儿因为上次英语小测的沾沾自喜,开始放任了英语的学习。爱人情绪有些激动,我制止了爱人继续的听写,让儿子抄一遍结束吧。我知道他不会,我也告诉他,他现在的学习状态,期中考试成绩会下滑。
我希望他能感觉到我的内心的焦急和期盼,我不想他未来不好,但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但我知道,只要爸爸和妈妈一直爱你,你的未来就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