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号场域,孩子们开始进行户外融合活动,第一个事情就是摆器械,在这过程中是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
一、搬运过程中
无论是搬运滚筒、轮胎,还是搬木板、架子,这都需要小朋友们通力合作。在搬运过程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依依小朋友把垫子放在了有滑轮的轮胎上,小鱼儿小朋友帮着扶着。
小鱼儿说:“我扶在这里,这样你就不会倒了。”
依依说:“好,你扶着,我拉着走!”
就这样,两个人在有商有量的合作下,把垫子运到了目的地。
其实这样合作的场景在搬运的过程中经常能看得到,比如说在滚大黑滚筒的时候,通常好几个人都来帮助。当突然搬不动了,小朋友们会往前看一看是什么东西把黑滚筒给挡住了,然后我就听到小朋友说你别动,我来把它搬走,然后几个人又在一起往前面滚。搬梯子、搬木板的时候更是小朋友们通力合作。
教师反思:
其实在搬运过程中,老师激发了小朋友的能量。所有的小朋友都非常主动的搬运器械,没有一个小朋友是闲着的,不做事情的,所有小朋友都是积极的,愿意去搬运的。
二、组合过程中
我们可以把这种思路带到把器械进行组合的时候,老师给到孩子们机会,激发了他们的想法,同时作为支持者我们应该打破思维,让小朋友去做,他们完全可以将黑滚筒、滚筒、轮胎、木板、架子等等进行融合,而不仅仅攀爬架那边只有攀爬架;而且滚筒不仅仅可以作为滚筒,他们也可以立起来,也可以当做支架,也可以当做立起来玩的器械;木板不仅可以跟攀爬架进行组合,它还也可以跟轮胎、跟滚筒进行组合,成为一定坡度的斜坡。总之是要打破思维,激发幼儿的想法,在支持的时候放手,让幼儿大手大胆的去进行创造。
三、玩耍过程中
在玩耍的时候,老师完全可以退出来,作为一个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我们班的孩子在玩的时候我会做以下的事情。
1.用眼睛去观察小朋友们哪里有不太安全的事情发生?哪里有解决不太了的矛盾?
一般情况下,孩子们在玩的时候出现安全事情的几率比较小,因为现在我们的场地放了非常多的器械,孩子们有事可做。有的矛盾会显现出来,比如说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玩荡秋千,但是秋千只有两个,他们开始的时候是围在秋千的周边,我发现当小朋友荡的较高的时候,容易碰到人,于是我将秋千周边的人引导他们先去玩别的,等到他们荡秋千的玩完再来玩。过了几天我发现他们自己有了小小的规则:荡秋千的人可以为下一个人保管秋千。而且在老师的提醒下,小朋友知道秋千不能荡的太高,也听到小朋友会提醒荡秋千的人,“你荡的太高啦。”或者告诉老师,谁谁谁荡的太高了。
2.我第二件做的事情就是记录,第一记录那些好的玩法,小朋友大胆的尝试以及记录绝大多数小朋友不太会做的或者是违反规则的一些事情,到了餐前餐后的时间进行分享。
比如我们班有的小朋友荡秋千,会将肚子放在秋千上荡,查看原因,原因有二:第一,模仿他人的行为,曾经看过其他小朋友这样玩,自己也想试一试;第二,自己坐不到秋千上,没有第一时间寻求同伴或者是老师的帮助。这样的事情我就会在班级集体去探讨秋千到底如何玩,然后并进行情景演示让那些坐不上秋千的人能大胆说出来,寻求其他人的帮助。
教师反思:
1.组合的方式有特别多,那我会继续激发小朋友的想法,让小朋友作为摆放器械的主人,让他们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
2.遇到有好的摆放器械方式或者好的玩法的,我会及时的记录,继续去分享更多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