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过敏属于“表虚不固,外邪侵袭”或“正气不足,邪气内扰”的范畴。中医认为过敏并非单纯的局部反应,而是全身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尤其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以下是中医对过敏的详细解析:
一、过敏的核心病机
1. 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若人体正气(免疫力)虚弱,卫外不固,外邪(如风、寒、湿、花粉、尘螨等)易乘虚而入,引发过敏反应。
- 常见于体质偏虚(如气虚、阳虚)、久病体弱或过度劳累的人群。
2. 肺脾肾三脏失调
- 肺主皮毛:肺气虚弱则皮肤和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
- 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停滞,易生痰湿,表现为湿疹、食物过敏等。
- 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衰则卫气不固,易受寒邪诱发过敏(如冷空气过敏)。
3. 风邪为标
- 过敏症状(如瘙痒、喷嚏、突发皮疹)多符合“风性善行数变”的特点,常与风邪相关,或兼夹寒、热、湿邪。
二、常见过敏类型与辨证分型
1. 过敏性鼻炎(鼻鼽)
- 肺气虚寒:鼻痒喷嚏、清涕如水、畏风怕冷。
- 脾气虚弱:鼻塞腹胀、乏力便溏。
- 肾阳不足:常年发作、腰膝酸冷、夜尿频多。
2. 皮肤过敏(瘾疹、湿疹)
- 风热犯表:皮疹红肿热痒(荨麻疹)。
- 血虚风燥:皮肤干燥脱屑、慢性瘙痒(特应性皮炎)。
- 湿热蕴肤:湿疹渗出、糜烂(食物过敏常见)。
3. 哮喘(哮病)
- 痰饮伏肺:痰多气促,遇寒诱发。
- 肺肾两虚:喘息气短、动则加重。
三、中医调理原则
1. 急则治标:发作期以祛邪为主
- 疏风散邪:如急性荨麻疹。
- 宣肺通窍:过敏性鼻炎。
- 清热利湿:湿疹。
2. 缓则治本:缓解期调理体质
- 补肺固表
- 健脾祛湿:(脾虚湿盛)。
- 温补肾阳:(肾阳虚型过敏)。
3. 其他疗法
- 针灸
- 艾灸:适用于虚寒体质。
- 食疗:山药健脾、百合润肺、生姜散寒。
- 精油:可熏可抹可吃
四、预防与调护
1. 避邪防复:远离过敏原(如花粉、冷空气),戴口罩、注意保暖。
2. 增强正气: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八段锦、金刚功)、避免过劳。
3. 饮食忌口:少食生冷(伤脾阳)、海鲜发物(助湿热)、辛辣(助风热)。
总之,中医治过敏不仅针对症状,更强调**改善体质、平衡阴阳,通过内外兼调减少复发。临床中,针,灸,药,精油都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