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位于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是一座专题遗址博物馆。
展厅面积约5500平方米,展出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等文物1000余件,并利用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声光电技术等辅助手段,展示郑州商城遗址出土文物、遗迹、考古研究、遗址保护成果等内容。
镇院之宝:
兽面纹铜方鼎(复制品):又名杜岭一号方鼎,1974年在郑州市杜岭张寨南街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迄今发现的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铜器。
原始瓷尊:胎骨坚硬致密,表面施釉。它的出土,将我国开始烧制瓷器的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
镂空兽面纹铜钺:器身饰镂空兽面纹,兽面左右对称,纹饰四边有11个连接点,铸造工艺精湛。
牛肋骨刻辞(复制品):它的发现,将甲骨文的出现年代提前至二里岗时期。相关学者对“七”字的发现及其释读,佐证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即为商汤之“亳”都。
“亳”字陶文:刻在战国时期的陶器上,为亳都的确认提供了确切的证据。
郑州老城城池修复时发现的一块残缺石碑,雕刻“阳楼”二字。夕阳楼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早的楼阁之一。
金覆面:2022年最新发掘出土。扇贝形结构,无穿孔,周缘内卷用于钩扯物品固定,重43.52克,含金量为84.36%。
地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大街与城东路交汇处向西200米路南(文庙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