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道禾书院的创始人曾国俊先生讲到教育时,说不必太在意校舍,因为教育有三个“老师”,第一等的老师是大自然,第二等的老师是经典,第三等的老师才是人师。
我是律师每天在糟心复杂的纠纷里,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但也有很多无能为力的时刻,就算失望,不能绝望,耐心在经历中去寻找生命里的奇遇,我总是心存感恩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甚至拥抱很多困难和无法解决的问题。
玛丽亚·凯利(Maria Kelly)在诺言社区做过一次对谈,她有着非常传奇的经历,她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拿过四个学位(两个是本科学位,两个是硕士学位)的学霸,又因遭遇过严重的车祸而瘫痪,有濒死的经历。而后她奇迹般地重生,似乎变了一个人,有非常精彩的生活和事业。她提到,人和外界的关系会经历四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是一个接受者、受害者。
→ 第二个阶段,事情为我而发生。所有发生皆有缘由,是为了让我看到不曾看到的东西,前往不曾去的地方。
→ 第三个阶段,事情发生了。事情发生了,和我无关,我是抽离的观察者。
→ 第四个阶段,事情经由我而发生。我是所有事情发生的通道。
我觉得她的总结非常精妙。这四个阶段的“我”虽然都是同一个字,在每一个阶段的含义却是不一样的,是一步步从小我到真我的过程。第一阶段的我是害怕失去、害怕受伤的小我;不敢写作的自己。
第二阶段的我开始有觉知,不仅是接受者,还能看到更深层的意义;比如才开始去尝试写下自己的思考见闻。
第三阶段的我是抽离于小我“吸铁石”的状态;比如自己从每一天的学习和阅读中去写作
第四阶段的我是真我、大我,我就是创造者本身,和广袤世界是一体的、合一的。有自己特色的去创作。写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的文字。用文字架起桥梁沟通世界,去让更多人聆听到自己的思考和洞察。
我需要一步步坚持阅读和写作,不要逼迫小我遁形,而是允许那七彩缤纷的真我显现。
所以我从生活里去收集美好,从小说里去写作的自律与自由,以文脉沟通世界,用阅读探索想象力,我努力在自己的写作中去寻找和记录看过的自然和风景,去思考生命里经历的人和事。
我写作的方向是光影剧评和读书笔记,育儿思考,自我成长手记。
“写作就是在我人生的时光缝隙里,照进来那耀眼的光。”
我在阅读别人的故事里找寻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看清自己,在分享交通的过程去理解世界,希望自己每一次写作中能带给我勇气,让我打开一些缝隙,面对那些曾经和当下的“不敢写和困顿的时刻化解”,感受在那些时光的缝隙里,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