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太伦曾在他的《早期儿童心理学》中提出辐和论和二因素论,认为基因和环境这两个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环境的产物,其实这有许多复杂因素造成的。
人是由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自身的基因等不同因素不断的互相影响,才塑造成不同的人格的。
如果,社会和谐,身边的人们都善良团结友爱,互帮互肋,孩子也会去模仿去学习,也就无形的塑造孩子正确的三观。就不会太自私。
但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还是家长的家庭教育。
我们做任何工作前都要先学习,都要学习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观,持证再上岗,可唯一作为父母这么难的一个家庭教育工作,却不用学习,人人都可以当。
有些父母可能连最起码的父母最应承担的责任是什么都不知道,最基本的育儿理念都没有,甚至有些父母自身的价值观都是歪曲的。他们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物品一样。
其实孩子只是借父母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他是不属于父母的。有的父母往往把溺爱和真正的爱都没有搞明白。以为为孩子抱办一切是疼爱孩子,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学习动手的机会。这怎么能养出独立的孩子呢?
要想教育好孩子,建议父母戒掉家庭教育的七把刀:
第一把刀:【唠叨】,砍去了孩子的耐心和阳光,给孩子带去了未来的烦躁!。
第二把刀:【比较】,砍掉了孩子的自信,逼迫孩子走向自卑!
第三把刀:【打】,直接捣毁、灭掉、捣碎孩子的自尊,把孩子逼向了自暴自弃!
第四把刀:【忽略】,直接砍掉了孩子的安全感,给孩子带去内心的恐惧和关闭心门!
第五把刀:【怀疑】,砍掉了孩子对未来的希望!为孩子带来的是绝望、失望!
第六把刀:【讽刺】,砍掉了孩子的善良与纯真!把孩子逼向了虚伪和扭曲!
第七把刀:【溺爱】,砍掉了孩子的能干和谦虚!逼迫孩子走向了狂妄、自大和自私、迷茫!
其实,教育好孩子的最好方法是:“父母以身作侧,给孩子做榜样远远胜过言教。”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就必须先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相信无私的父母,不大可能养出自私的孩子。
局格大的父母,孩子的眼界也不会太狭窄!
朋友,如果你有保贵的育儿经验,谢谢你留言分享。我是探索育儿教育,传播正面管教领悟向阳成长舒桂花。我们一起互相探讨育儿知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