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一张钞票都带着血
呐,你知道,海洋馆的动物们,是怎么来的吗?
我站在水族馆巨大的水箱下面,看着各色热带鱼在我头顶穿梭,心里有些难过。拍下那张照片的时候,心中突然觉得,自己,简直是在监狱留影。
人类是真的了不起,坚船利炮,打些鱼简直是手掌翻覆之间的事。
好看的,稀有的,拿去到了水族馆。不好看的,就只能尝尝好不好吃了。
好看的,稀有的,但是卖不出去的呢?
也被吃掉了。鱼丸,之类的。
那些被关押的,则有可能繁衍后代。
于是,那些出生就在水族馆的海洋生物们,就成为了新的囚犯。
明明没有罪,却成了囚犯。
这一辈所谓的海洋生物,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海。
我总觉得这个世界是有规则的,犯了罪的人应该受到惩罚,好人——至少无辜的人应该平安无事。可是这规则并不适用,在很大的范围里它也只是理想。
我向来都不会觉得海洋馆的生物有多快乐。所以对于那种“海豚在朝大家微笑呢”“鱼儿们喜欢人类,所以才会在人们面前游来游去”之类的言论颇感反胃。
如果你觉得这些搂钱的广告语是正确的,那么抱歉,你这病,一张门票钱治不好。
它们只是商业资源,和高度商业化的畜牧业作物没有什么区别。
我看着它们无辜不知所以然的眼神,心想:可惜,这个世界是不讲道理的。人们眼中美丽的水孩子们实际上是囚犯,亦不会有人深究。所谓的海洋生物,这一生都不会知道自己的家园何其广阔。
它们活不到那一天的。
二,离开监狱谁都活不了
小孩子站在水族缸边赞叹:“哇,这是什么鱼,好漂亮啊。”妈妈说;“这是河豚哦,它生气的时候,会变成一个球呢。”
说完,攥起拳头砸缸,想以此来吓到河豚们。
河豚没理他们,可能是因为已经受过太多的机打儿而麻木了吧,毕竟,人挤人的水族馆,谁都可以上来拍几下。
我不太想吐槽“为啥明明是海洋生物却要叫‘河’豚这种事”,只不过,为了看别人生气的样子而故意把人激怒,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这种教育方式无异于是在告诉孩子“只要你看一个人老实,你就可以欺负他,随意试探他的底线”“如果你想看一个人发怒,那就试试吧,反正你也只是好奇,没有恶意的哟”。
呵,多恶毒的糖。
扯远了。
作为探监者,看着没有自由的它们,我不禁换位思考,如果每天在监牢中醒来的是我自己,无数拳头早已对准了监牢栅栏没完地拍拍拍,我会是什么感觉?
困惑,烦躁,害怕,愤怒,麻木。
麻木了就好了,反正除了这里,我哪儿都去不了。
这里有干净的水,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虽然说不是大海,但是大海和这里也差不多大小吧。自由?自由是什么?无所谓啦。那个每天在笼子里舔冰块的北极熊不也挺悠闲的吗?
简直像一条大肥狗。
每天演出的海豹和海豚吃得比我们好多了,演出的时候还有的吃。虽然饲养员投喂的手法和喂狗喂熊喂狗熊差不多,不过只要有口吃的,我也会算“3+5=8”,虽然听说它们在训练的时候会挨打,不过,能活着不就挺好的。
昨天,饲养员还报备我得了病,看来要检查身体了呢,他们还是挺关心我的呢。
水族馆的孩子们和生来就在大海里的孩子们是截然不同的。我一直觉得,生来便属于自然的生物才有灵性。
对于水族馆的它们来说,没有见过大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见识了大海,却只能生活在囚牢中。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关停水族馆是不现实的。毕竟人类还是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同为人类,可以理解。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条鱼,一个我,一片面包,我也一定会把面包抢过来自己吃了。
不仅如此,鱼我也会烤来吃的。
等到哪一天,任何想看海的人都能干干净净地来去水底的时候,海洋馆自然就该做别的考虑了。
也许会改为海鲜美食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