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今晨悄然至,正是风雨惊梦时。而本篇落笔如落花之际,也惊觉时光似箭,好像才刚起篇历历在目,转瞬已是结篇功德圆满。一年,又一轮二十四节气过去了。这一年,更兼风和雨,于人生全程中终最难忘。
惊蛰闻雷,倒不谈雷。只说古事,唯说一件:蛊。对,就是成语“蛊惑人心”的“蛊”。
远古多巫傩,天地尽茫茫。由此先民创造并传承下不少巫傩之术,在过去的蛮夷地带更是盛极一时。其中,蛊的出现,最为持久,也最为神秘。据称,到目前为止,海南湘西、东南亚一些国家还存在着蛊的远古遗术。因此,至今东南亚不少国家的民族服装仍保留五彩斑斓的样式,一大原因就是“避蛊”的心理作用使然。因为,在防蛊的攻略里,白色、单素色衣服穿着者最容易被人下蛊而受害或遭控制。即使如今,要到海南深山等处旅游的话,最好还是尽量不要穿着白色或单素色衣物,信不信由你。
当然,古蛊如当代化学,掌握在坏人手里,化学就成了毁灭性“武器”了,比如制毒、乱用添加剂等;而掌握在好的人手里,则可变成造福人类的独门秘笈了。蛊毒如是,人们都只恐惧于它被坏人掌握的一面,而忽略了其颇有生活温度的另一面,这就是本篇要重点聊聊的。
蛊,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如何制?按古籍云,就是于惊蛰节气晨早,想制蛊的人要涉足荒郊野外,那时能欣逢一声春雷就最佳了。然后,备好一个能密封的、较长但窄的有盖非金属容器,此时要搜集五种爬行类昆虫或动物,对,不能是会飞的,要讲缘分,看到啥合适的爬行昆虫出现就逮它,放进容器里,集齐五种即可(敢掠的话,蛇也可以),盖盖、封紧,回家。
家里要事先辟出一个净室,大小不限,但一定要专用并安静整洁,越一尘不染越好。将“五虫罐”(就是装了五种不同爬行生物的非金属容器)轻轻放于室内角落地面处,阳光不能照到的,人走,锁门。如此,晾上二个七日。
在这二七一十四天里,平静洁净的密室其实暗流涌动,五虫会因无物可食而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搏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最终,只有唯一一虫成了最后的赢家活了下来,而此虫已非彼虫,因吞食了其他四种虫而将出现变异。第十五天,养蛊人一定要记得开门了,因为存一虫后再也无物可食,要及时投喂了,否则前功尽弃矣。
此时投喂的专用食物是什么呢?是鲜鸡蛋而且只能是蛋清,蛋黄剔除。最开始是每日二粒鸡蛋取蛋清后投入容器,七天后,增量,每日四粒;再七天后,增量,每日八粒。接下去的两个七天,每日分别投喂十六粒、廿四粒,全程只管投喂,不能细看容器里的,切切!七七四十九天喂毕,那如何检验容器里的“蛊”养成与否呢?
养蛊人此时就要毕恭毕敬了,跪在该容器前以禀报的口吻说(用自己方言即可):蛊爷啊,明天请您到外面行行吧?耳凑近容器,就可听到里面的蛊回应敲了敲器壁,次日一早,就可抱了容器,回到惊蛰时采集五虫的那个荒郊野外去,这是蛊的“母地”了。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找一处开阔地,将容器放地面,然后小心翼翼打开盖子,跪对而言,请“蛊爷出巡”。说时迟、那时快,但见容器内嗖地飞出一物,对,是会飞的了!立即升到半空,在养蛊人的头顶盘旋飞舞,即说明养的蛊大功告成。就跪告,请“蛊爷回家”。蛊就又嗖一下飞入容器。遂盖好,抱回室。
蛊喜洁净,喜蛋清,下来的时间里,只要满足它这二个条件,它就会对养蛊人言听计从。此时,人性的好坏就显现出来了。若养蛊人让蛊做坏事,蛊当然也会听从。据载,此类养蛊人最常见的用蛊法是用于赌博。每日出去赌之前就跪对蛊哭诉自己因喂蛋清很多而手头紧,请蛊爷帮忙赢钱。之后去赌,对手就因中了蛊毒而智昏,养蛊人必赢。而下蛊的次数就视乎养蛊人的良心及道德水平而定了,当然,太贪婪的话,“蛊爷”的寿命也就会很短暂的了,而蛊一旦寿终,养蛊人的运气也会变得不好起来,只得捱到下一个惊蛰再养了。如此,永在轮回中。所以,一般人不要起这“蛊惑”之心之行哦。
正就是正,邪就是邪,邪不压正,正当胜邪。讲完这个古早故事,二十四节气的廿四篇独题小品文系列就该结束了。而己亥年,不围绕节气做文章了,会进行一项专题写作,先保密。等己亥岁残、庚子来临,自会揭晓。届时,再敬请诸位惠阅赐教吧!
就此别过,后会有期。匆匆那年,祈福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