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的高考分数,终于出来了。儿子,文科,632分,我很满足。
是的,我很满足。可能这就是俗话说的“知足常乐”的心态。如果你的期待值是清北,那么你可能会很沮丧,我没有那么高的期望,所以我很快乐。
我和他爸是辽大的,只要强于辽大,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这分数,何止是胜于蓝,足矣!
去年暑假前,高二期末考试,成绩是535,当时一家人都很沮丧。暑假开始,儿子卧薪尝胆,楼都不下,也不补课,关门自修,一年时间提高近一百分,不容易!
不知道这一年儿子付出了多少汗水,但是那一袋袋的提神咖啡一定记得儿子每一个熬夜的夜晚。
出分后,有朋友预约,让你儿子给我家娃讲讲学习经验吧!然后又自我补充,可千万别讲高一高二不学习,高三猛劲学的事儿啊!我笑了,那怎么讲呢?编故事听吗?
又有人说,那你讲讲经验吧!我忙说,不是我的功劳,是儿子自己努力的结果,是老师们的功劳。
我有的可能只是失败的经验,要听吗?
记得
儿子上初中前是个乖宝宝,人见人夸,人见人爱。
上初中开始住校。入学第一天,就把我挡在了校门外,自己拎着东西走进了陌生的校园。看到别的家长进去帮忙,我有些失落。
初中开始时还与我无话不谈,甚至可以谈到喜欢的女孩儿,我很庆幸。
后来,叛逆期来了,老师不断地找我“谈话”,每次儿子犯了错误我都得去三十公里开外的学校给老师赔笑脸,然后再批评儿子一顿。从此儿子和我不好了。
三年如是。每次接到老师电话都惊恐万分。
熬到中考分流,一模班级33,二模26,三模22,分流成绩下来时,班级18,他班考上20名,还有两名自费生。儿子以高出公费线2分上了东北育才。
初中三年85后的小老师的确没少费心。儿子贪玩,二模后,老师说,体活课26名以后的同学就不要出去玩了!儿子就是那个26名。
三年虽然被找N次,但我一直记着这小老师的好,我一直很感激她——孙丽老师。
上高中后,有半年空档期,在直升班,又没少和班主任打交道,但是那个班主任我不喜欢,尤其当她说“看看孙丽班这几个孩子,咋带出来的”时候。
上高中还没开课,就被班主任找去开始新一阶段的“谈话”。有一次很严重,我无助地把电话打给初中班主任,痛哭失声。
那天,天空下着雨,很大。我躲在一个门厅的雨搭下打电话,雨水还是顺着手机顺着脸颊和着泪水浇在身上。这就是情景交融?
高二开始分科,儿子的叛逆期才开始好转。慢慢地,老师不再找我谈话了。高三一个小眼睛大长腿的帅哥接手儿子的班级。
这个帅哥老师是六年来唯一没找我谈过话的老师。也许是儿子懂事了,也许是老师管理有方。
高三这一年,儿子进步最大。每一次模拟,成绩都有一点点进步。高考这次,是儿子考得最好的一次,班级第四。取得这成绩,与儿子付出辛苦有关,与老师付出辛苦更有关。我很感激这个小眼睛的尹新东老师。
一直认为,儿子遇到这么多好老师是他最大的幸运,当然也有不好的。
一堆控诉过后,六年过去了。六年来,儿子的路并不平坦,磕磕绊绊,但是这些挫折对他,或许会是一笔财富,人生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重要的是跌倒后能爬起。
从小到大,我一直想做儿子的朋友,儿子却离我越来越远。我不得不反思。
我最大的错误是在儿子犯错误的时候跟着老师一起批评他,而且不注意态度场合方法,以至于儿子不喜欢和我交心了。
有些伤害是不可逆的,我做的不够好,受到的惩罚就是儿子回家不再和我和他爸交流任何话题。
这一点是致命的错误,希望给经常犯错误的孩子妈妈做个失败的范例。
不能总说儿子的缺点,优点也很多。比如自理自力,有主见,有见解,这可能和我对他过度放手有关,他的事一直自己管理,我只负责做饭和当司机。
高考结束,别人都放松了,儿子给自己报个英语学习班,这初高中六年基本没补过课的主儿,考完试去补英语了。
别人问他为啥补英语,他说为上大学后出国做准备,万一有交换生的机会呢!
此外还办个健身卡,准备假期减肥,找个吉他老师学吉他,过几天还要学驾校,这假期,够充实。
分数下来后报志愿。别人家都是家长报,儿子自己把所有资料整理好研究透,又做了网上专业检测测试,然后自己把志愿填完了。
我到现在还没见过报志愿页面啥模样呢!其实就是让我报,也不会有儿子想的周全,他做过功课了,我基本没做功课。
省心的妈造就了自己操心的娃,不一定是坏事。
马上上大学了,儿子会离我们更远了。这才是开始,以后的路很长很长,愿儿子每一步都顺畅,愿幸运之神永远伴随他的成长。
更愿,儿子能和我们做回朋友,好的,不好的,都能与我们分享。
最后记住,家,是你永远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