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书终于完成了阿馨12年前的梦想,书里大部分文章都是阿馨在大学时代写的,那时刚刚对文学产生兴趣,经常在心里跟自己说,如果什么时候能把这些文章出成书就好了……现在虽然已经过了十几年,但当初的愿望一直记得,今天我终于把它实现了出来,并最终会把它摆在那个满脸青涩的、内心充满孤独和仇恨的孩子面前,用满怀的沧桑和欣慰告诉Ta:
哎,看呐,你的《第二世界》。
——阿馨的第五部书,二次元散文集
目录:
BOX01 文案篇 / 1
BOX02 散文篇
01、《海贼王》人物评析及结局猜想 / 49
02、别动我的童年 / 64
03、香果与风车,我们的阳光回路 / 68
04、梦想×同伴 / 78
05、西装与料理,我们的黄金彼岸 / 81
06、更美×更美 / 84
07、《海贼王》创作灵感剖析:志者的精神胜地 / 89
08、解读鸣人:忍者的第三重微笑 / 98
09、极地的闪光 / 108
10、当我听到那些海贼的声音 / 115
11、海贼与大航海时代真实海盗的十大对比 / 118
《十大对比》的十个主题:
(1).如果是现实世界的话,路飞他们大概生活在哪年?
(2).海贼为什么看不起山贼?
(3).历史上有没有真的“王下七武海”?
(4).历史上有没有公认的“海贼王”?
(5).世上有没有“ONE PIECE”?
(6).现实的海盗团会不会争相招入娜美罗宾这样才色双全的女性船员?
(7).真实的海盗之间有没有歧视?
(8).在海盗船上,船长的权利高于一切么?我当上船长,能上天么?
(9).按照真实海盗的规矩,路飞他们在船上的地位排序该怎么算?
(10).从现实历史角度看,为何说“黑胡子”是命中注定的传奇大BOSS
12、二次元教会我们的那些人生道理 / 143
目录:
《齐木楠雄的灾难》:超能者的中庸之道
《一拳超人》:网络狗喷是怎样炼成的
《夏目友人帐》:夏目贵志的“谎言”
《全职猎人》:“因为杀人很爽”
《海贼王》:爱情就像“one piece”
《海贼王》:不要把自信建立在别人的夸赞上
《龙珠》:感知“气息”的能力
《龙珠》:超级赛亚人“零度”
《轻音少女》:人总是越没有才越急着抢
《轻音少女》横滨真人演唱会:正视压力,迎击挫折
13、《海贼在校园》另一种结局 / 157
目录:
序
配角篇
罗宾解析篇
索隆篇
女帝篇
娜美篇
BOX03 诗歌篇
1、病榻翁 / 208
2、偷心百草园 / 209
3、月满除夕夜 / 210
4、恋窗萤 / 211
5、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你 / 212
6、自恋狂 / 214
7、梦的深空 / 217
8、风之骨 / 221
9、爱的极峰 / 224
10、蘑菇与狗熊 / 227
11、一颗掉进梦里的女孩 / 229
12、王的返航 / 230
13、藏在口袋里的恋人 / 233
14、从××的婚宴回来后 / 235
15、初春初雪,女神色的诗 / 236
16、熊先生的桃源乡(传闻中的,阿馨1600字的诗) / 237
BOX04 手绘篇 / 241
BOX05 语录篇
阿馨语录2013 / 281
阿馨语录2014 / 284
阿馨语录2015 / 290
阿馨语录2016 / 298
我在小说中写过的那些美句 / 306
后记 / 311
我们为何要读小众读物?
——小众文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后记《最初的梦想》节选)
目前在中国,由于我们的社会尚未发展到一定文明级别,大部分人都很少看书,很少接触纯文学,所以人们也很难意识到小众作品的可贵。但在外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却已无法再满足于市面上的现有读物,因此为了“吃”到更多新鲜、独特的精神食粮,他们不辞劳苦,利用众筹以及国外的人脉关系,都如饥似渴地到处搜集别国小众读物的翻译版本。在这个群体中,一些受之影响的华人对我的小众作品也产生了兴趣,虽然我的书没有译本,但我的那些自制书却还是随这些渴望新鲜文字的阅读者去了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以前我跟一个留学生交流时,他不自禁提到了为何会选择买我的书。他的理由大概有两点,一个是我的书少,加上又是自己写、自己设计的,几乎每一本都是限量版,很有收藏意义;而再一个,则是想尽力打开视野,拉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当时他虽然身在美国,但他却发现到,无论是生活还是思想文化,全球化都非常严重,尤其在文学上,只要你的阅读量累积到一定程度,你很快便能感受到里面成套路的东西。这种“套路”的感觉一旦在心中建立,你再做阅读的时候,你的潜意识便会自动帮你分门别类,哪个是大仲马派,哪个是巴尔扎克派,包括故事情节的套路化:什么时候谁会说大概什么台词,什么时候谁会死,你心里都会有一定“预感”,而待时间久了,你也会厌恶,觉得再继续这么读下去,也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仿佛自己的思维被锁在了一个巨大古堡里,这个古堡虽然巨大,但你终归无法跳离高墙,去到更加广阔的域外世界。
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我想跟现在的文学商业化不无关系。就拿杂志社征稿来说,现在杂志社为了确保销量,都严格制定了稿件的风格标准,有些杂志社甚至明确标出了“我们只录用某某作家的那种文字风格”,因为他们都根深蒂固地认为,他们的读者只喜欢那种风格的文章,只要登那类文章就一定能保证销量。
在这种大趋势下,出版社也很难免俗,虽说他们不至于那么严格地限定风格,但在编辑心中都自有把控,如果太有个性,超出他们的评估,你写得再好也很难出版,除非你费用自理,消除他们的经济风险。
即是说,现在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全球化严重,主要就是因为这些作品在正式成稿之前,作者的思维就已经受到束缚,被封到了“盒子”里。如果一本书想挣大钱,想顺利出版,你只能缩在市场评估的盒子里,在“标准范围”之内进行构思创作(因为“盒子”的存在,很多很有特色的个性作者便自动被排斥到体制外了)——譬如说,我收录在《第二世界》中的那篇长达1600字的诗歌《熊先生的桃源乡》,如果我顾虑市场的话,我可能在一开始就不会写这篇作品,因为现在很少有人能接受这么长的诗,而且也不可能有杂志愿意收用这样的作品。所以长此以往,读者们也只能在固定的大盒子里挑金找银了。
最后这个留学生还提到,受“全球化”的影响,现在大伙的思维也渐渐靠拢了,所以在他们那个圈子里,往往谁若在派对闲聊中提出一个新颖的问题或不同寻常的观点,大伙都会很好奇地凑上去参与探讨。而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拓宽边界,搜阅小众读物”的风潮便在一些小圈子里悄然蔓延开来了,甚至不少同学都引以为豪,把拥有高质量小众书当做了读书沙龙中的一种谈资。试想在那个圈子,大伙都是拥有大量阅读经验的读书达人,你读过的书,十有八九大伙也都读过,你被激发出来的想法,大部分人也都能想到,所以这种高质小众书以及小众作家的独到思想便会成为你在某种程度上超越其他书友的关键之一。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他们所谓的高质小众书往往指的是那些未经正式出版的书。书没有出版,则意味着作者在写作时不必再顾虑“盒子”的限制,更不会被束缚、套路化,因此,这些作者往往能彻底放开思路,把自己的特色能力尽情施展开来,专心去创作自己灵魂中的真正文艺,亦即那些阅读狂热者所梦寐以求的“墙外的世界”。
文/阿馨
【十二年间,老读者们的老评价】
【原书部分语录】
娇弱的瞳眸充满潮湿,青涩的面庞上,纯真的光泽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悲伤的眉宇和凶恶的眼神。
“只要活着,就一定会有快乐的事。而且……会有好多好多……”
脑里反复萦绕着贝尔梅尔的话,她的声音,她伤心却坚定的眼神一直锁在我眼底的多棱镜里,只要泪光折入眼睑,“心”便马上能听到、看到、感受到。
帽檐下面,那双被泪水浸泡扭曲的瞳孔里,船长的存在那样鲜明,身边莫名地漫起雾水,耳畔响起幽婉的旋律,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不知该作何反应,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如何喜悦,所以只好哭,就好像要流尽8年来积攒的所有泪水一样,我要把8年来的悲痛,反转为感动,全部回馈给你。
海贼的世界是落叶黄渗透着胭脂红的,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人,每一个都是和暖、柔软、富有韧性的。所以无助的时候,只要看着他们,我们就会咧开凶狠、自信的唇角,即使流离失所的时候,即使遍体鳞伤的时候,我们压低头上的草帽,露出有力、专注的眼神,他们此时所面对的,就是震愕大海的王者。
那个一碧万里的盛夏,有个穿着黑西装的男子走在没有人的天空里。
海洋般湛蓝的天空,天空般宽广的海洋。一个仰望着,一个俯视着,每一个都那么庞大,那么坚强,强到可以承诺所有的梦想,包容所有的伤痛。宝石色的罅隙里,忽然旋转起来的风车,吹走了童年的蜻蜓,湖泊里点点的温柔,平息了手上的饥饿与悔痛。纯净的友情,仓促的离别,一次凝重的下跪,濡湿了全部的青少期,昨天,我成长在这里,今天我来到大海,磨砺成真正的男人和骑士,但是终归来讲,不管我走去哪里,所有的大海,都是蓝色,我的心底都是蓝色,海上餐厅巴拉蒂的蓝色。明天,我就要把“所有的蓝色”带回来,并亲手把它捧到你的面前,然后满怀骄傲地告诉你:我找到它了,看吧,它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就是“ALL BULE”——我们共同的梦想。
当天使的声音在天边渐渐响起的时候,在各自的精神内界,我们看到的是填满白亮晨曦的安宁街道;是敞着木格窗的咖啡屋;是灌木悄悄生长的街心公园;是小学操场上,一排排清淡的单杠的薄影;是楼巷尽头宁静堆积的晨雾。远方,蝶翼般的风拂来光阴的叹息,那是盛夏的味道;是“未来”的味道;是少女刚刚睡醒时,留在被褥棉絮内层的暖息;是阳光里,青草的草芯被炙烤发酵的味道;是雨水的味道;是女孩的面颊上,刚刚哭过的、潮湿的味道。
在那些银河般清亮的歌声里,天使像黑夜缓缓降临一般轻轻走近了这个世界。半透明的肌肤,眸子里总是顿着温柔又略显凝重的光;总是温婉地抿着唇,浑身散发着远离尘嚣的自然气息;考究的牛仔裤;独自穿行在都市中的四驱越野车;海滨上钟音阵阵的白教堂;她缓慢地走在街道上,逆着人潮,和那些情侣和上班族擦肩而过;她静静坐在咖啡馆靠窗的一角,指尖转着笔杆,趴在桌上抱着词稿贪婪地精雕细琢;手旁,咖啡的热气模糊了她白皙的侧脸;她走到街心公园的中央,在樱树下的长椅看杂志,风像水一样撩拨着树影,一些半透的粉瓣沾在她悠悠晃晃的马尾上,轻轻顿上几秒,又被长风带向天空的远方;她趴在小学操场的单杠上,看着踢球的孩子们,口里轻声哼着不知名的曲子;她回到医院,走在狭长的楼梯上,接着,世界隆起雾水,她的时间永远停留在了2007年5月27日的那一刻。
这社会存在着太多的恶性循环,大伙都是为了防备那些拿着武器的人而拿起了武器,为了迷惑那些戴着面具的人而戴起了面具。
你说:你们的敌人是你们难以想象的,你们不可能有机会。
而伙伴们却说:即使自己被毁灭,我也会倒向有你在的方向。因为是伙伴,我甘愿被毁灭。
你生命里遭遇那么多严冬,你总会知道“伙伴”意味着什么。今天我让你看到我的血,让你知道总会有人为你而战。
我们会让她充分感受到我们对她的认可和她对我们的重要性,仿佛同伴中一旦失去她,我们所有人就会痛苦得活不下去一样。我们对她叫着,喊着,然后擦干血迹站起来永远向着前方,就好像我们不可能会受伤一样。即使在我们快要倒下的时候,即使在我们以为就要被杀的时候,在身后血淋淋的背影里,我们听到了彼此的叫喊,于是每个人都好像野兽一样狰狞地睁开了眼睛,在疼痛中生生地挺起身子。
曾经,在那些墨黑色的旅途里,你踉跄着擦着泪在雪漠里奔跑,没有任何慰藉,甚至不会有人看你一眼。而现在的此时此刻,却有人把沾过你血渍的石块捧在手掌里,为你哭泣,并拖着冻伤的双腿,为你铲平所有的大雪。
秋千的锈链传出寂寞刺耳的吱吱声,幼小的鸣人坐在上面,内心巨大的荒凉把整个夏天都荡得萧瑟而苍白。吸足了热度的草地上,自己的影子显得颤颤缩缩。远处飘来辛辣的油烟菜香,仿佛到处都是陌生家庭的暖味。秋千上那个细弱的身体宁静得发不出丁点声音,失落的眼皮低垂着,全身好像连呼吸的力气都要被吸光耗尽。这种感受不知有多少次了,几乎每天都是如此,自己就好像一具尸体一样呆呆望着自己的影子,而其他的所有感官,却全都不受控制地紧紧关注着那些渐渐离去的人们。空气中,“没有归宿”和“没人等待”的对比感源源不断朝自己涌来,沉痛的自卑感在心脏深处一锤接一锤地质问自己:为什么只有你……
回家的路上,男生埋着头,一路踢着石子。路途中,同龄孩子们的打闹声和挽臂而行的情侣几乎随处可见。一直以来,他都非常努力地想把这些视作与己无干的背景,但不知为何,胸腔里却总是吹满水丝状的风,空气又湿又黏,就仿佛弥漫着初春绵长的雨味——淡淡的,一股橘皮浸在葡萄酒里的味道。心脏外层,有一珠露水沿着心尖儿圆溜溜地顿下去,落在灵魂湖泊的中核,泛开波纹般、又酸又醉的寂寥感。
这样的生活,就像车轮一样日复一日地碾轧着,久而久之,他渐渐也意识到了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这就像花火在深夜里会显得耀眼,如果孤独的人站在幸福的人群里,那也只会把自己的孤独衬托得更加彻骨。
因此,每当他被逼入绝境的时候,在鲜血和疼痛里,他都能从回忆中提取到巨大的精神力量——稍稍低一低头,是夕阳下落寞的秋千;是小樱看到佐助时那一张微微涨红的笑脸;是那些幸福的孩子和父母手拉手的背影;是曾经别人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废物”和“一无是处”。于是,当他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他的双眸已透出了恶魔般的狰狞。他们说,那样的鸣人是无比恐怖的,恐怖得仿佛无论给予他怎样的伤害,他都会从黑暗中哭叫着冲出来,然后带着更黑暗的笑容,撕开每个人的脏腑。
静默的深夜,世界是一个包裹着“我”这一微小孤体的巨大黑壳。睡眠浅层,意识混沌,无意地翻一次身,精神却蓦然清朗开来,每当睡眠中断,胸腔和胃袋内积累的辽阔恐慌感都好像沙暴那样沿着身体内层猛烈地吹袭过来。单薄的双手无力地伸向高处,想要赶紧抱住什么,想要趴在某个人怀里酣畅地痛哭……想要不断地重复“对不起”……想要拼命地哭喊“请救救我”……
这个时期,内心是慌乱不堪的,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肌肤都变得异常敏感,微弱的气流变化都足以使我警觉,要用果实能力反复确认四周的情况。我在荒芜的雪地里深深地埋着头,仿佛能幻听到海底汩汩的水流声。我和那些陌生的人,敌人,不断地周旋,融混。我恐慌着,逃避着,眼眶里充盈着泪水,然后跪在没有人的夜巷里大声哭泣。睡梦里,明明什么都没有,而我却那么用力地伸着双手,想要抚摸什么、想要拥抱什么。幻象中,我看到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恋人。但是在我睁开眼睛的时候,一切都消失了。所以,我也应该从这个世界消失的。
我在黑暗里擦着眼泪寻找出口,独自忍受着被世界遗弃的孤独。虽然尽量不让自己去在意绝望的心情,但后来发现这终究是欺骗自己。难过的时候,还是会哭出声音。每当我找不到生存理由的时候,我就会让“自己”充当一次我最好的朋友。我会找一片繁茂的森林把“这个女孩”藏起来,然后整日对“她”说一些甜蜜的话语。
但是……这是很难做出来的事,连我自己都感到悲哀……
不时地,摇摇的树荫里会传来孩子们嬉戏的声音。我靠在树后,痴望着那些美好的风景,痴望着那些在伙伴中间开心大笑的孩子,眼眶莫名地潮湿起来。我疯疯地傻笑着,用力擦掉泪水,然后声音沙哑地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也可以……
——阿馨《第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