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一如道德经》第50章
作者: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自幼孤僻、倔强,喜好战争。曾致力于财色名利的追求,为达目的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结果碰得头破血流。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开始接触佛道,却为了追求神通而屡屡被邪师所骗。但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五毒俱全的他猛然醒悟,于是悬崖勒马,弃恶从善,精进修行,同时发愿解出《道德经》,因为这一念善心,终于获得上天的垂青)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解析:
专家说这一章是讲养生的,大错特错,这一章是讲生命本源的。
“出生入死”就是有出入就有生死,有生死就有轮回,所以,接下来就说轮回的现状:“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意思是,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至于这个比例我们就不要去细究了,反正是活的活、死的死,活的也白活,死的也白死。听起来很恶心,事实就这样。
“生生之厚”是什么意思?若解释成奉养太过度了,那是上思想品德课,糊弄小孩子。现在大家都奉养太过,不也活得很好吗?解放前后不也因为没有“奉养”而饿死了大批的人吗?所以,“生生之厚”的真正意思,是说我们只知道一味地向外抓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我们把这个肉壳子当真我,拼命地工作、拼命地索取、拼命地享受,最后玩完了,继续轮回。所以,哪怕我们的物质生活非常贫乏,只要我们没有明心见性,不知道自己还有个真正的自性家园,不管是勤劳还是懒惰,也不管是忠厚还是狡诈,都属于“生生之厚”。
接下来更麻烦:“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意思是: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翻译没问题,但谁会相信有这样的人存在呢?连小孩都不会信。
从古至今,除了神话故事里或者网络游戏里,谁看到过或者听到过哪个人有这样的本事?难道老子也忽悠?于是,迷信老子的人就帮老子打圆场,说这是夸张的描写,说明人家养生养得好。我说再夸张也得有点事实根据呀。
那么,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现在,我就给大家揭示这个秘密。我们一直以为这个肉壳子就是“我”,而老子说的不是我们这个肉壳子,说的是我们的佛性,是我们的本源,是我们的真我,也叫真如、空、道、如来等等,只有这个真我才能入火不焚、入水不溺,能入一切境而没有任何阻挡。而且,我们的真我跟老子、佛陀的真我是完全一样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真我都可以做到“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只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有这等本事。我们为什么不知道呢?因为我们不是“善摄生者”。
“善摄生者”不是善于养生的人,“摄”就是护持,“生”就是“念”,佛说“善护念”就是“善摄生”,也就是不让自己的念头跑出去造业。所以,“善摄生者”也就是善于“守真如”的人,他们彻悟了不生不灭的这个真我,念念常在觉中。我们之所以要学习《道德经》就是为了变成“善摄生者”。
遗憾的是很多人学《道德经》只是为了装大师、玩嘴皮子。他们捡的是别人的剩饭,而且这种剩饭还是馊的、有毒的。千百年来,大家都在捡剩饭,就那点带毒的东西,都不知道从消化道里反复过多少遍了,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吃得津津有味,真不可思议。
“以其无死地”,译文为: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这样的译文谁能看懂?要知道,有生就有死,每个人一生下来什么都还是未知数,就已经注定了要死,然后,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向死亡进发。然而,谁都怕死,都希望把这个“死”抹掉,于是就造出很多美丽的辞藻:爱情、理想、奋斗、贡献、幸福等等,用以麻痹自己。但是,站高一层看,无非都是在作死。这话说得实在很恶毒,但却谁也否认不了这个事实。所以说,人其实都是很牛的,一个再没本事的人都可以把自己作死!
圣人之所以“无死地”,就是因为他已经进入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也就是成道了,或者说成佛了。我们常教人不要着相,那到底有没有佛呢?实话告诉大家,只要我们够本事,十方诸佛全部可以见到,因为那时候我们的自性佛跟十方诸佛是一体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踏踏实实修行,就想走捷径,或者为了捞现实利益,想到庙里去求佛,除了求到妖魔鬼怪,不会有别的。
事实上,不仅圣人“无死地”,所有的众生都“无死地”,因为众生与佛的佛性是完全相同的,都是不生不灭的。不同的是,众生还在因果报应中轮回,苦不堪言,永无止境!
曲焕章白药——诞生于1902
曲焕章白药创始人-曲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