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打开衣柜,满满的衣服,可当下适合你穿的有几件?
看看你的书桌,堆的满桌子的书,有多少你买回来都没有翻过?
看看自己的客厅,厨房,碗柜,有自己多久没有动用过的东西?
《断舍离》这本书就能解决以上困惑的许多问题。断舍离并非只是讲一种简单的生活整理术,还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够确实为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心灵带来多重改变的神奇整理术。倡导生活就是不断做加减。看破、放下、自在,舍弃牵绊,脱离困扰。正所谓,加是一种成长,减是一种成熟。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创造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写的。她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之年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自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从2000年起,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在日本各地举行断舍离讲座,引起日蹦NHK、TBS、东京电视台、《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各大媒体相竞采访,令断舍离讲座成为社会流行话题,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全民断舍离的热潮,参加讲座的学员也日益增多。
除本书外,作者还著有《断舍离(心灵篇)》、《自在力》、《断舍离 让女人找回纯粹的自己》等畅销书。
《断舍离》一共分上中下三篇,分别剖析敞述作者的观点。每篇每章都有实例的讲解,来加深理解,道理简明扼要,观点清晰。
上篇写断。提醒世人购物三思而后行;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不买、不收、不取;只添置必需的东西。
山下英子曾说:“人类一直在获得和放手的循环往复中螺旋式前进。断舍离是一种从扔东西开始的训练,让你觉察自己的欲望是过头还是不足。”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在不经意的“喜刷刷”,商家的打折,清仓,跳楼价,节日优惠等的诱惑,盲目听从广告,不小心成了“卡奴”,买回一大堆并非实用的东西,把自己的生活空间挤小了,经济搞得压力山大。
一位知名公司品牌沟通部经理Fond,她通过大屏幕展示出自己断舍离衣物的全过程。
她只要发现某个物品很久不用,或者不再喜欢,便毫不吝惜地捐掉、扔掉、送人。
她在衣物上常有一些困扰,想找一件衣服却一时找不到;买回来的衣服却发现这类风格的衣服已有。
于是决定对自己近乎塞得爆炸的衣柜进行彻底清理。分成包、鞋子、外套、上衣、裤子、裙子、运动衣、家居衣、配饰九大类。一清点让人惊讶:27件外套、37件上衣、14条裤子、15条裙子、6顶帽子、10条围巾、5条腰带、6套睡衣、20双鞋子、9个包。
平时不整理,总感觉出门少这少那,归类之后发现,用的不用的一大堆。提醒大家谨慎地拥有、珍惜地使用、勇敢地舍弃,这才是人与物品之间最美好的关系。
越是真理就越是简单。生活也亦如此。对物质的欲望无止境,超出自己经济的承认能力,买些满足面子、填补自己虚荣心,时尚并非必需,只能平添烦恼和压力。
唐小姐因为签了大单,用奖金为自己换了一个做工考究的皮沙发,花了她近十万块钱。摆在客厅觉得茶几不相配,于是换茶几,后来又觉得桌子、椅子、地毯也不配。一番折腾,全换。
但欲望无止境,又觉得房间装修过于陈旧,与家具不和谐。重新装修,又是一番折腾,几乎花完卡上积蓄。
欲望无止境,享受无边际。克服病态消费,量力而出,抛弃奢华,切莫为鞍买马。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短短的一句,警醒世人,俭朴是美德。山下英子提倡重拾舒适的旧衣物,花点小心思,创造新世界!
比如,一件旧毛衣适合改成手套;牛仔裤改成垮包;旧T恤缝制环保袋等等。只需加点巧思就可以了。
中篇写舍:舍弃重负。收拾生活的重负,享受生活的乐趣、宽容他人、解放自己。
时代在更新,以往的车、马、邮件已让“快时代”淘汰,航空、高铁、快递、微博、微信种种便捷,改变了以往慢的生活节奏。
朴树在一首歌里唱道:“这世界太快了它从不等待,让我们很尴尬”。
每天都在不停的忙碌,家庭、工作,还有孩子、老人,身上背负的重担压得没有喘息的余地。学会选择,懂得放弃,人生才能如鱼得水。选择量力而行,是智慧的人生。懂得取舍有度,才是人生的真谛。
于先生热爱广告事业,从他25岁刚毕业就投身于一家著名的广告公司工作,从最初的创意助理一直做到部门经理。渐渐地发现,曾经朝思暮想的工作现在变成每天高强度、高压力的脑力工作,把充满激情的他一点点地压弯、压扁了。
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睡觉。日子忙的几乎让他断绝与所有亲朋好友的联系、家人的交流。长期以往,朋友疏远,身体欠佳,家人生怨。有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开始仔细思考自己的生活状态。
第二天,他开始放缓生活节奏。下班手机关机,主动联系朋友小聚,常陪家人。虽然刚开始业绩有些下滑,领导不满。但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乐,身体充满激情。
适当放慢生活的脚步,并不意味着自甘堕落,不求上进,而是放下、放平。放下不是不要,而是另一种选择。生命的路很长、很宽,放下才能让生命如诗如画。
人生于天地万物之间,磕磕绊绊,恩恩怨怨总是人生难免。唯有化解仇恨,有恩报恩,有怨述怨,不沉沦、不畏缩,纵然是千重恶浪扑面而来,也要闲庭信步自在逍遥。
有一个可怜的人,在他20岁时被人陷害,在牢房里待了十年。
后来冤案告破出狱。本因欣慰不再受劳狱之苦,开开心心的度过余生。而他没有去感激那个让他沉冤昭雪的法官,却开始了几年如一日地反复控诉、咒骂。
人们也不敢轻易和他说话,渐渐的人们不在觉得他是个可怜的人,在大家的心里彻底变成一个令人恐怖的人。
82岁那年,在他弥留之际,牧师来到他床边:“可怜的孩子,去天堂之前,忏悔你在人间的一切罪恶吧”。
他却用尽力气喊起来:“我没有什么需要忏悔,我需要的是诅咒,诅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运的人。”
这个故事中的人真是可怜。别人囚禁他十年,而他却用仇恨、抱怨和诅咒囚禁了自己半个世纪,直至无奈地离开这个世界。
宽恕他人也是解放自己,救赎自己。
下篇写离,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创造从容自若的自在空间。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总会有一方空间温柔地存放着一些人和一些往事。或喜或悲,总是消耗着一定的精力,执念着不肯放下,不能从容面对,迎接新的生活。
缘分本来就是生命中的偶然,花开花落,有聚有散。没有遗憾何来喜悦;没有无奈何来珍惜。曾经已经得到,无须强求结果;曾经末曾得到,更无须为一段错过的缘分而心碎不已。
电影《乱世佳人》中,女主角思嘉丽自从少女时代就狂热地爱上了近邻艾希礼。然而艾希礼却浑然不觉。另一个青年白瑞德发现思嘉丽对艾希礼的爱恋之情,却对她产生极深的爱慕之情。
当艾希礼知道了思嘉丽对自己的爱慕之情,虽承认思嘉丽非常迷人,但却认为表妹梅兰妮更适合自己。艾希礼和表妹结婚,也并没有减弱思嘉丽对艾希礼执着和热烈的爱。
白瑞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干起运送军民物资的生意,多次接触思嘉丽。非常欣赏她的独立、坚强的个性,并被她的美丽、高贵的气质再次深深吸引,思嘉丽经不起他强烈的追求和他结婚了。
但婚后的思嘉丽始终放不下对艾希礼的感情,导致她漠视了白瑞德无微不至的爱。尽管白瑞德十分爱她,她却始终感觉不到幸福。两人感情出现了裂痕。后来他俩的小女儿不幸夭折,白瑞德悲痛万分,彻底对思嘉丽失去信心,最终心灰意冷地离开了她。
白瑞德的离开使思嘉丽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真爱居然是白瑞德,然而一切都已经后悔莫及。
思嘉丽其实爱上一个不爱她的男人,并一生追求在这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中不能自拔。而对身边深爱她的人视而不见,付出了大半生的青春和感情,最终使自己伤痕累累。
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两个人从不相知到心心相印,这就是缘分。可随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相隔。那份缘也就由浓转淡、由淡转无。
真正的缘分就是,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遇上适合你的人。不是你的未强求,是你的未错过。爱恨一念间,淡然得自在。
想得开放得下。身处平时的日常生活,积极乐观的心态极其重要。一杯水,就有乐观和悲观两种心态。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人生苦短,生活不易,还是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抱怨,不悲观,积极向上,乐观人生。
在职场中,不管你的功劳多大,也要懂得向上“推恩”,向下“分恩”这样才会得到领导的提抜,下属的尊敬。
当人生的辉煌达到巅峰,要懂得急流勇退,方是明智之举。
金玉满堂不能久守,富贵而骄自招祸患。范蠡和文种助越灭吴,雪会稽之耻,范蠡功成身退,到齐国隐居从商,得以全生。文种不听劝告,虽非贪恋权位,但难逃功高震主被杀的劫数。张良、韩信同辅刘邦,灭楚后,张良急流勇退,优游林泉,而韩信虽无夸功造反之心,却难免身首异处。
人生达到一定高度,就必须学会孤独。给自己一份安静,去感悟生命、反省自我。
佛说,劝世人对诸事放下一颗执着心。有时,一个不经意的转身,发现生活的路千万条。不要把某些东西看得太重,这想要,那想拿,这不愿丢,那也不愿舍。
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看不开、放不下、忘不了,自己囚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