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你是否发现有很多比较厉害的人,他们的讲话方式和动作是怎样的?大部分人都不会留意到这些东西,因为我们的的印象里面根本就没有发现别人优点的习惯,也没有时刻进行自我反思和空杯学习的心态,所以我们进步总是非常的缓慢。
最近发现,大部分比较厉害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点,或者是经验比较丰富的人,他们都会经常用的一个动作,但是他们自己没有总结或者是发现自己的这方面的优势,这是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我们平时吃饭喝水一样,所以他们觉得很正常,没必要过多关注。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别人优势和学习的心,那就回发现大部分厉害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在销售中特别实用,并且他们经常用这个方式去说服别人。
在开表彰大会的时候,一个经理说到某个观点的时候,就给我们说,给大家讲几个故事,然后哔哩啪啦就一堆故事出来,大家都是比较听故事的人。要是我们一直在讲大道理,那种枯燥乏味的语言,下面的人一定听起来没有感觉的,昏昏欲睡就出来。
但是他抛出了一个观点,然后提供一个或者几个故事来叙述这个观点,那么最后这个观点就容易被人接受,大家听起来也不会说出现昏昏欲睡的感觉,可以用滋滋有味来形容。
好家伙,把大家的注意力都调到他的故事里面来,再对比其他人用的方式,比较干巴巴的语言,没有故事的情节来叙述的时候,这里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下面有多少人在听,一看就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讲故事的优势所在。
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喜欢听故事而不是喜欢听干巴巴的道理呢?道理过于抽象,大家要是没有类似的经历,根本就不会有共鸣,听起来更多的是左耳进右耳出,没有聊到兴趣点上面去,换成你自己,你会对不感兴趣的人或者事情带劲吗?
很明显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换位思考一下,这个动作就很容易去解释了,反正我是做起我不感兴趣的事情是根本就没有动力的或者是做的松松垮垮的,不会有太好的结果出现的。
说得深入一点,其实就是抓住了人们的喜欢听故事心理,在深入一点就是抓住了我们大脑里面的感性思维。在这一点没必要再较真,我们知道讲故事能吸引人就好,然后就就是以后多用这个方式去说服他人。
譬如我以前写过很多关于大道理的东西,但是这些阅读量还没我们写一次故事的的多,没有人喜欢跟你唠嗑大道理,要是换成我,别人跟我讲大道理,一定会心里烦躁,不爽的时候还会骂人,心里面一万个草泥马在狂奔。
用销售的话来看就是,你说的东西聊不到别人的需求点上面去,你想要和别人聊的好,就必须把人群进行细分,俗话说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就是把每种人群进行分类,然后对他们进行话术方式匹配,用他们喜欢听的方式来说,说到他们的心坎上面。
老人和年轻人喜欢聊的话题是不一样的,老人或许更注重健康和家庭方面的话题,而年轻人更注重玩乐和时尚的话题;男人和女人所想要听到的东西也是有所不同,还得看是否有家庭,把这些东西研究过一遍,并且有针对性地用出来,你聊天自然而然就会学会袁世凯聊天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但是为什么现实中还是那么多做不到?一是经历的事情不够多,二是没有进行反思总结,三是没有不断学习的心态,四是你知道了但做不到。
一切从人们的需求点切入,必定是有所收获,喜欢听故事是所有人的共同点,知道了就赶紧做起来,否则知道了没用,关键是要相信然后再是执行下去。
Ps:你付出了可能没有收获,但你付出一定没有收获,你付出越多收获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