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和中国式关系导致我们大部分中国人都缺乏“独立思考力”,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中国的教育是“标准答案式”教育,也就说每一个问题都指向一个标准答案,老师会竭尽一切努力把孩子带到这个答案上,在这个过程或中,孩子很难养成有深度的“独立思考力”。在课堂上,我们常见的一种局面是:老师问选A的请举手,然后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形势决定自己举不举手,多么可悲的画面。生活中,面对一些选择或者决定,更是向周围的人寻求意见,自己拿不出建设性的意见。尽管现在教育的理念在不断更新,这种现象在好转,但依然严重。我们中国式人际关系的交往模式,是“有话不明说”,说话含蓄,浅尝辄止,这样往往导致自己的观点表达不清,或者自己的观点不独立,模棱两可。
这些因素导致了大多中国人缺少“独立思考力”,而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和问题蜂拥而至,我们必须具有足够的“独立思考力”,才能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很多人都意识到了“独立思考力”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样怎样锻炼独立思考力,比如我,我经常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不要人云亦云,可是,学生不会独立思考怎么办?其实,原来在我自己内心也没有一个系统的锻炼方法,好在我读到了狩野未希的《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
狩野未希,庆应义塾大学研究所博士,在大学教授思考力长达二十年。《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是狩野未希在充分对比欧美人的思考方式与日本人的思考方式之后写出的,发现欧美人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决定了欧美人的独立思考能力特别强,而且这么强的独立思考力是经过锻练得来的。抛去民族情感不谈,日本的教育模式和我们中国非常接近,我们太有必要从中学习“独立思考力”。我们不仅应该自己去学习,还要把这种能力教给孩子。
这本书干练严谨,根据哈佛大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则和批判性思考,提出了建立自己意见的6个步骤,结合案例,有更多的实践方法让你学会“独立思考”。下面我以思维导图的方式介绍一下本书的框架。
当我在整理思维导图的时候,我把这本书又过了一遍,这时候我深深感受到这个思维导图的局限性,因为版面有限,我已经把字调到很小了,再小都看不清了。但是,书中的实用信息还有很多,我无法把书中观点一一列出。下面我再结合自己理解说说这本书的特点。
一、案例支撑理论,有思想又不空洞
思考类的书,一听就觉得似乎很乏味。而我打开书,首先呈现的是一个上课的画面,师生的对话,成功地吸引力我这个老师的兴趣。然后从这个对话中分析欧美课堂的风格及思维方式,在对比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在讲授批判性思考与直觉思考时,以“觉得是否留学”的案例分析两种思考的区别,凸显出“有根据”的说话方式是多么的有说服力。在深入理解中,结合“只靠听就能大幅度提升英语能力的音像商品”企划方案,去分析不同理解程度下,人们意见的差距,以此来体现要想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自己必须要深入理解。每一个理论都有案例的分析与对比,理论就更显现化,清晰易懂。
二、每一种方法都给出具体的步骤,易于自己练习
人都有一种上进的本能,都想提高自己。有时候苦于缺乏有效的方法,有时候学习了依然不会运用,因为理论与实际无法融合。这本书给出了“哈佛大学自我意见建立法”、“思考根据”练习法、检验是否“真正理解”的方法、“一人辩证法”、“预测未来”的方法、“交换意见”的方法等多种方法与技巧,每种方法都给出具体的步骤。如图:
这样可以在读完之后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直接操作,学以致用。
最后说说这本书对于我的意义。作为一名老师,尽管卑微,但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给孩子一些影响一生的工具或者能力,是我追求的终极目标。现在大班额教学,真的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要想具有自学能力,必须的有独立思考能力,不会独立思考就谈不上自学。我也一直在以教学笔记的形式总结着一些学生容易上手的独立思考方法,但是受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的限制,并不是很成熟。在这里,我得到了一套系列的训练,我知道这只是起点,而且没有终点。我会用书中的方法在生活中去运用,领会精髓,一点点渗透给我的学生。如果大家都这样做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孩子独立思考力会越来越强。
每天改变一点点,你就会一点点改变。从今天做起,按照《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中的方法,锻炼“独立思考力”,不盲从,不随众,做个与众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