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过的最吊的作者,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这本书开篇的序言叫做,我的梦想。简单的阐述了他的人生经历,很大多数成功的人一样,当你不成功的时候,你说啥都是错的,当你成功了,你的人每一句话,都是至理名言。
文章的最后两段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我去看这本书的原因。他说: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无知,而在于无为。写本书的目的是重新阐述,说明,优化一些古老的基本道理,并将他发扬光大,从而督促你采取行动,应用他们。你拿起这本书,不是为了了解它的创作过程,你是为了付诸行动。好,那就让我们行动吧!请先看本书的第一,第二篇,如果读完之后任然不觉得有什么克服焦虑,享受人生的新动力和新启发,那么就把这本书扔了吧,它对你没用。
我遵照作者说的,也就想看看他真的有这么大本事,没有往后翻,而是从第一章看起。前两章写的是认识焦虑和分析焦虑的基本方法。他没有大篇律的写一些理论,而是举的人人都能看懂的例子,用最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你阐述说明。我承认这个最吊的作者,他真的征服我了。我很喜欢这本书,他在我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以及人际交往中都给我很大的帮助。
说了这么久它多好多好,在不来点实际的,估计在看我这篇读后感的人都要开始嫌弃我了,来说说我看完第一章的第一篇,把握今天,听起来很平凡的四个字,来自于课堂里,领导的讲话里,校园的横幅上。可是又有谁真正的理解了,而且做到了。从“吾等要务,非着眼缥缈之远方,而应着手实在之近处。”到“把握今天”说起道理里头头是道,谁都明白。讲一个故事吧,自从上了大三,一下子感觉忙了很多,人一下子也老了,各种的考试,各种的证。各种的压力迎面而来,一下子被感觉呼吸不上来,前一段时间老教师资格证,我整个人都不好了,要上课,还要上班(自己赚点生活费,好机会不想错过),还要自己备考,整个人整天走路带着风,恍恍惚惚的。人不好的时候,什么不好都会来敲门光临,考前的一周,我都想撕书,想放弃的时候,突然又看到了这本书,(其实我之前已经看过,只是我忘了),那天晚上,我没有睡觉,也没有看教师资格证书,而带着耳机是在看《人性的优点》,大概看到了三四点多才开始睡觉,我遵照着他的方法,一步步的剖析,我问自己,你现在在想要什么,如果你得到了,你会怎么办。如果你得不到又会怎么办,既然各占百分之五十,那你为什么不为另外的百分只五十去努力,而要为另外的的百分之五十而去焦虑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答案是没有。可第二天早晨却没有以往困,舍友竟然说我半夜梦游起来学习。学习就学习吧,感觉当有拥有某项技能能力,比如可以很好的调节自我,我觉得比背几篇作文都有用多了。
你这会看着我写的这些是不是,也有点儿说我在胡说,我反复的读了一遍自己写的,真的读不出来读人家原著的那种感觉,没有功底,文笔不行,境界还没有达到。我真的是心理明白,说不出来的感觉,不过我真心的建议,推荐,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下它。他的道理都很简单,而且肯定你都知道,就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吧。每周读上一章,每天读其中的一篇,并不是读过了,就翻过去,而是不停的反思自己,不停的回读,你到底做到了没有。我就是这样做的,每天都看一点点,每天都反思一点点。道理你都懂,做到了才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