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自己的一生比喻成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你希望拥有多少高潮,多少蜿蜒,又有多少对手戏?
七八岁的一个夏日午后,不上课也不想回家的我在小区里和另一个小屁孩瞎扯皮,什么人生阅历都没有的我们幻想着以后想要拥有一段什么样的人生。当时另小屁孩的答案中规中矩,“还是顺风顺水比较好吧。”不懂这么一个大众化的答案为什么要犹豫许久。故作老成的我一心只想追求差异性,颇感慨地回答:“一帆风顺的人生有点无趣吧,还是要有些坎坷才够看,只要最后还是好结局就行。”
童言无忌!是不是缺心眼啊孩子!老天爷你千万别听她的啊!!!
稍大点我才懂,人生这出大戏压根用不着给自己加戏。烦恼不曾放过我们每个人,每个阶段各不相同。年少时光,青春悠扬,我们的世界单一且狭小,困惑的主题不外乎成绩,爱恋萌动,以及无法排解的孤独感。那些懵懂也好,伤痛也罢,全部碎裂在青春的记忆里,像断了线的珍珠,串不起却也不影响它们颗颗璀璨耀眼。给记忆加上一层名为青春的滤镜后,无论哭笑,全都肆意漂亮。
长大以后的烦恼却难以跨越的多,伴随我们更久,缠绕我们更紧,那是一路自我寻找的旅程。成绩无法再给予我们坐标,我们的自我价值也不再由老师、家长、学校给予。我们拥有了自由和选择,开始定义自己的喜好和人生,同时也意味着承担和失去。
我们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我们从出生开始,每天接受大量信息,价值观在无意识中被塑造及定型。为什么殖民时期女人没有投票权她们不奋起反抗,为什么19世纪的儿童小小年纪被剥夺了学习的权利被迫做劳工,其他人却无动于衷?为什么上世纪五十年代,连美国某些州的最高法院都会因为相信智商是天生的,于是愚昧地严禁“低等智商群体”繁殖下一代?于今天地我们而言理所当然的回答,不过是因为社会传递给我们这些符合当今社会认可的价值判断,我们只是被动接受了这一习俗设定,而非自我认知和选择的结果。若是我们也生活在当时的年代,恐怕并不会有任何异意。
人,是环境的产物。
那么现在抱团在一起的我们究竟是否狂热?最开始的时候我是一听到这样的质疑就要立刻跳起来反驳的。可是冷静下来思考,说是狂热也没错,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一个个的虚构世界中,包括现在这一个。否则我怎么会在旅游的第二天,深夜1点半,宁愿放弃两小时的睡眠时间,抓着手机在被窝里打字呢。
我意识到了狂热,但是我在众多虚构的世界中依然选了这一个,不是007,不是新生大学,不是谁为我编织的梦,而是想要拥抱各种变化与可能,呵护自己的好奇心,在这个缤纷的世界中做更多的探索,与更多有趣的人相遇……我选择的是通过自己的成长,找到自由的心态。
过去的我很爱问,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但现在我不问了,意义会铺满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回头望时,发现他们早已被编写在了故事之中。
如果我是自己这场人生的编剧,我想在这一刻对着剧本加一句旁白:就是这里,野蛮生长去吧,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