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明月随笔文
@六尺巷里 拜读来文(随笔),就是文中思路或逻辑有点微乱。
@明月 愿闻其详。
@六尺巷里 建议,文章观点拟定,要放大抓小。随笔文中每个论点,其实或可结合现实单独成文。
另外,有个关于写文先学逻辑的小的建议,不知当否?
@明月,愿闻。
@六尺巷里 你文的思维很好,向上,但偏激成分较多。很多问题光一元论绝对化,肯定不行,也是你我所反对的;但二元论,有时也存在片面化;还要有些三元论,即二元之间尚有缓冲地带,看问题不是非黑即白,比如曾经讲过任何事都要对立斗争,而现在是提倡打通低微阶层上升通道,共谋和谐发展。此三段论供三思。
今后期待你可以写出更加好看的耐读文章。
@明月 愿闻。
@六尺巷里 事情往往仅从反面看,是负面的,一直住下看仍然负面多;但从正面看,一直往上看,仍是正能量多。
正与反之间是一对对立关系。换句话说,二者可以允许同时存在,中间仍有过渡的可能或空间。又如,性别上男和女相对,中间还有中性。再如,在联合国里投赞成票与不赞成票,中间仍允许弃权票。这个机制,一定程度上平衡大中小之间的权益,保证了世界的和谐与稳定有序。
这种对立关系,它不能等同于对与错,或真与假之间的相反的,且互为排斥的、矛盾的关系。换句话说,互为排斥的、矛盾的双方二者不能同真,也不可同假。
其中道理或简单的逻辑分析是一致的。你回过头,通读你任一文章,看我说的有无道理?
要写出更好看文章,建议可先从学逻辑开始。
如白马非马论(逻辑推理结果为真)。很多人认为是诡辩。公孙说的白马不是马,指的是白的马不等于马,而不是不属于马。
又例如无毛鸟非鸟论( 逻辑推理结果为假)。有人说没毛的鸟不是(属于)鸟, 当然这是错的。其中如何证伪的逻辑分析也一样。其逻辑推理(三段论如下): 鸟都可以飞, 而没毛鸟不能飞,故没毛鸟不是鸟(假)。这不是谬论?
同理,在这里要声明下,如果理解为"没毛鸟不等于鸟",则是对的。
推而广之,在任何一文中,笔者提出好的观点再好,但句子主语的内涵不明,或外延不准,全称与特称常常错位、混用,则易导致很多定义概念十分模糊,似是而非。即使运用再好的三段论结构,其推论出来的结果,也难以令读者心服。
古来最怕文以意害,或以意害文。现在亦是。这种习惯若不加以重视,及早修正,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促使读者反而不相信那些本已无须多加论证、早已成为公论的观点。
所以,还是要劝每一位初学写作的简友,无论水平高低,还是要多看逻辑学,同时要善写出小观点,亮出大文章耳,无他。
举文中一例子,观点犀利处,请见谅!
@明月 愿闻。
@六尺巷里 如文中一句,"现在的世界(,加标点)好像老师一个个昏昏沉沉,只管要求学生必须学深学透。"可否稍改,让读者更加明白。因为从逻辑上可能认为是病句哦。否则,效果则相反,写作者辛苦码字,但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供参照。
@明月 愿闻。
@六尺巷里 如仔细看文中此句,"现在的世界好像老师一个个昏昏沉沉,只管要求学生必须学深学透。"你表达的后句假如成立,但也不可以放大到"整个"现在的世界呀,那岂不是把您这个明白人明月心也包括了?"老师一个个昏昏沉沉,只管要求学生必须学深学透。"你自已逻辑如此不清,又怎能要求读者?即使如你所言中国的个别老师昏沉,可以放大到世界否?即使中国也是昏沉,也可以放大到外国否?即使地球昏沉,也可以放大到外层空间否?即使宇宙昏沉,也可以放大到微观否?
相信你的回答是否定的。
回过头看,刚才写了一个排比句。不如简单用逻辑分析法,改动你句中"现在的世界",改主语的全称为特称。可否改成"在我眼中的现在的世界。。。",或"从个别看,极少数极端的老师。。。",似乎更加有说服力。不一定对哦,不一一分析每句逻辑了,望谅!
@明月 愿闻。
@六尺巷里 逻辑学有句话,如何证明上帝不是万能的。拟三段论证明如下。
假如上帝是万能的,他无法用自已的手提自己头发把自已提起来,所以他不是万能的。这句话几乎打击了西方唯心学上帝万能论的根基。
可见,逻辑分析的力量。
敬请@明月 老师回头力补逻辑学,良苦用心即在于此。
今后将写出令人耳目一新,更多更美正能量好文。
祝分享愉快![握手][OK]
@明月 听君一席诘,似醍醐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