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福利相当多,不信你试试】
夏总甲果然资源丰富,村民说要请城里的教书先生,他立即推荐了这一节故事的主人公周进。请周进的理由很简单,衙门六房之一的户房有个顾老相公请他在家教孩子,三年下来,顾小相公就和镇上的梅玖一起进学,院试过关成了秀才。
这就涉及到科举流程了,有意参加科举考公的读者可重点关注一下。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发展到明清时期臻于成熟。明朝朱元璋重视教育,立国之初就有科举,同时大办教育,上有国学,下有府学、州学、县学。后世对于科举制度,有很多负面看法,但实际上若是身处古代,有这么一个进取之道,于国于民未尝不是好事。就象现在的高考,虽然问题很多,但必须承认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渠道。当然明朝把八股文推向了极致,反而变成一种禁锢。
《儒林外史》的背景是明朝。明朝的读书人,多少读点四书五经,就可以每年二月参加知县主持的县试,及格以后可参加每年四月知府主持的府试,又过关了便是童生。童生继续打怪升级,参加省一级主管教育的官员主持的院试,及格以后便是生员,又称诸生,俗称秀才、相公。现在很多人不把秀才放在眼里,其实三轮考下来,已经见过很大的世面。要知道,过去八成的人都在农村,有的人终生没有去过省城。
当然,秀才只是科举路上打怪升级的一小步。秀才必须再经一轮省级学政主持的科考,成绩靠前才有乡试资格。乡试每三年才一次,安排在省政府机关所在地,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所以叫秋闱。会试放榜时正逢八月桂花香,所以叫桂榜,考试及格上了榜就是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这是读书人的重要一步。
八月考上举人以后,有能力有想法的就会赶紧往京城跑,争取参加来年二三月左右的会试。这会试也是三年一次,全国举人一起大比拼,丑、辰、未、戌年开考,年份恰与乡试配套一前一后。考试由礼部主持,所以叫礼闱;因为春天考试,所以又叫春闱。会试过关就成为贡士,意思是地方向皇帝进贡的人才。会试放榜已经到了四月,杏花开了,于是叫杏榜,榜上第一名叫会元。
会试放榜后一个月左右,考试过关的贡士们再由皇帝亲自御殿复试,也叫廷试。殿试试期一天,依成绩分三等,也即常说的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统称鼎甲,状元又称鼎元或殿元,这自然是科举的顶级荣誉;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不管怎样,会试考过,保底就有同进士出身,所以一旦会试中榜,就可以称为进士。
这是明朝的情况,清朝沿袭明制,大同小异。不同之处也有,比如清朝在会试之后、殿试之前加了复试,最初是为了防作弊,也曾经刷过人。但时间长了,看人家十年寒窗苦读不容易,复试也不再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