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书,免不了随手记下些笔记;我也喜欢写日记,从小到大;工作时,和别人谈个事,也爱拿个笔和本,哪怕是一张纸,也是边说边画,似乎这样能帮助我自己说清楚,也帮助对方听的更明白。可是我的字啊,太潦草,有时候为了图快,简直就是划拉。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懒得去看。
其实,小时候在父亲的督促下我练过钢笔字。还记得临过的字帖有一本是楷书《智取威虎山》。爸爸给订的本子,一篇100个格子,一天一篇。大人也没教啥方法,就是要求练。我呢,也还算听话,照着字帖一遍一遍地写,有的字写几个就像了,有的字写十几遍还是和字帖上的例字不像,挺恼火的。晚上父亲下班回家,会看我练的字,他认为写的好的,就用红笔在字上画个圈,有时候看到红圈少了,或者我认为写的特好的字爸爸却没给红圈,还会和爸爸耍赖、争执一下。我小时候并不反感练字,但也没有太大乐趣,所以每天评字给红圈倒是很好玩,很期待,红圈多了就高兴继续练,少了就厌烦不想写,看来我打小就是顺毛驴的脾气。
回想起来当年的练字,就是一遍一遍地临摹,确切的说是把字描像了。比如楷书中的横折,转角是很好看的,我不会运笔,但又为了写出那样的效果,就这样写
这样大量的临摹,倒是让我比同龄的小朋友多认识了好多字,很早就能看字书。但汉字书写的力度,速度和节奏的变化,基本没有开窍,也就无法掌握,这样大量的临摹反而养成一些写字不恰当的习惯。长大念书、工作时候,把楷书按连笔字那样去写,写的特快,但几乎全是顿笔入尖笔出,这样写字很累,很草率,字写得潦草给看的人一种焦虑的感觉。
2018年的第一天,我参加了阿布老师百日百字训练营,一天就练一个字。开营的第三天收到了老师为我们准备的笔。我一直喜欢用笔尖特细的笔,1.0的笔对我来讲太粗了,不过我还是用了。写到第四天,我对这只笔有些烦了,在群里甩了一个小条,说老师给配的笔出水太丰盛,写出笔画太粗,不敢用力,基本是拎着笔在写。群里有一两位伙伴他们已经和阿布老师练习过一段时间了,大概感受到我的烦躁,回复我说他们刚开始时都这样,多练就好了。我呢,是真感谢伙伴们对我的同理和安慰,但我也清楚,像小时候那样多练是没什么用的,我总感觉我卡在什么地方了,就是没找到。
现在需要刻意,专注的练习,找到我自己写字的问题。
于是,凝神定气,我又拿起了笔回到了写字上面。之前写的字,每个笔画都像个棍子,缺乏变化。当我专注之后,偶尔有几笔写出来不像棍子那样从头粗到尾,而是有类似轻入顿出的力度变化,有了这个小发现,我继续观察自己看看会发现什么,慢慢的我聚焦了在笔尖和纸接触的那一点上,我看到笔尖的周围有一圈墨迹,可以说我用过的每一根签字笔的笔尖周围都有这样的痕迹,它们早就在那里了,只是我觉得没有必要注意它们,或者说我觉得用过的笔就该有墨迹。这次,我看到了,我就停了下来,仔细端详那一小圈墨迹,突然,我脑袋像被轻敲了一下,这些墨迹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我的笔没有立起来,我是用笔侧边而不是笔尖在写字,这样墨迹会洇出来使得笔画很粗,这也解释了我为什么偏爱用细笔尖。笔,这么多年它就像是靠在我手里斜着身子在写字,这就好比像是用毛笔,无论写什么笔画,我都是用毛笔的侧锋在写。我真是心疼我自己了,这样写字得多累啊!
我用纸把那一小圈墨迹擦干净,然后对自己的右手说,咱们从今以后不再那么辛苦了,手端正,笔扶正,重新开始吧!这时的笔尖,就像芭蕾舞演员的足尖,在纸上变得轻盈灵动了,字的精气神儿也写出来了。
百日训练营,还有90天,带着我的好奇心,继续专注探索,刻意练习吧!写字,是快乐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