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总有几个重要的日子刻在脑海里,万万不能忘记的。没错,就是还款日。
8号是老公花呗还款,10号是我的;21号还信用卡,28号是老公的;月底还款京东白条。一笔笔明细账系统都替你记着呢!借用网络语形容:“消费一时爽,还款火葬场”。
现今国家对个人征信的管理愈发严格了,逾期不还者,个人征信势必受影响,谁也不想留下这不光彩的一笔。于我而言,征信还是其次,因为暂无贷款,所以征信对生活并无影响。咱主要是关心逾期产生的利息,一丝一毫都是肉。
不少人使用信用卡、花呗的一个原因是:将自己的存款拿去投资,消费先用这些平台的额度垫着。我也有相同的想法,不过渐渐的发现,匀出来存款进行投资期非常短暂,不过一月半月,实际产生的收益也并无多少,可能是本金收入太少?而一旦错过了还款期,还得给平台支付利息,简直是得不偿失。
我觉得现在的消费升级,花出去的钱比以前更多,可能有几个原因:
一是支付方式变革。自从微信与支付宝盛行,生活中已很少使用纸币,虚拟支付,使得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痛感”度减低,不知不觉就买了一大堆东西。
二是商家折扣刺激。声称“降价”“低折扣”的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多,现在有什么“618”“88”“双十一”“双十二”,还有些莫名其妙的“520”“77”“1225”,似乎每个日子都能在商家的精心包装下,变成买到就是赚到的“剁手”日。更别提还有各种薅羊毛群,优惠群,一个个热切向你招手。可是买的哪有卖的精,平台的折扣,满减活动,怎样最优惠?如何少花钱实现真正的“赚到”,恐怕需要高考学霸才能计算出来。
三是被消费主义思想洗脑。是的,昨天的衣服/鞋子/包包/口红……已配不上今天的你,赶紧去买买买!女人就要活得精致潇洒,赶紧包装自己吧!证明一个男人是否爱你,就看他肯为你花多少钱!买买买!偶买噶,买它!可是,我三千的工资,攒了几年,买个一万的包包,工资也变不了一万呐!
量力而行,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这样的消费理念才适合普通人,毕竟你我既不是“富二代”“创一代”,也不是“拆二代”,可能我只是“工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