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身在江湖,都有身不由己的时候。恰恰就是于此种进退两难的时刻,所做出的选择,更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行。
谢铿被江湖中人所敬重,并不在于其武功,而在乎一“侠”字。侠者,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是故,当谢铿得知自己枉杀了恩人,自断双臂以求恩过相抵。但即使只剩双腿,仍不忘报杀父之仇,此乃恩怨分明也。江湖,乃是最大的是非之地。江湖中人敬重谢铿,敬重的是他在混乱江湖中对自我原则的坚守。
少年白非初入江湖,看到谢铿手刃恩人(亦是杀父仇人),对谢铿的鄙视之意溢于言表。但事后转念心想,倘若自己在那样的位置上,亦不知作何选择。于我看来,这是白非对侠字的第一次思考。
尾章,谢铿杀父之仇终于得报。对于白非而言,虽然丁怜是他挚爱之人的母亲,但他仍然禁不住想:倘若他是石慧,他也不会对这人有什么仇恨的,他为谢铿的人格拜服了。这是白非从谢铿身上学到的侠字的真正含义。
孔子曰: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的一生其实也是在江湖中游荡,但恐怕世间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人并不多。游侠之“游”字,说的就是谢铿这种身在江湖,却又能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心态吧。
小记:个人感觉本文脉络很散,情节衔接不畅,主线和主旨不是很分明。上网查了一下,果然是古龙早期的作品。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和学习的过程,下次我要看一下古龙前辈的巅峰之作,亲自验证一下时间阅历和经验对写作的影响。还有,古龙前辈对场景的语言刻画真是厉害,读完很有想象空间,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