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中秋

国人的一年里有几个及其盛大的节日,中秋算一个。可不是盛大吗?不仅有专门的吃食——月饼,还有配套的活动——赏月,有相应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连带着代言人都有了,那当然就是嫦娥。中秋历史悠久,带着古老的气息,仿佛有一些属于中国人特有的东西融入到这样一个日子里去了。

中秋和月饼,这两个词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想到中秋,脑子里就浮现出各式各样的月饼,嘴也想到了香、甜、腻的味道:蛋黄流沙的、红豆沙的、老式五仁的、冰皮的、奶黄流心的……都做成带有精美花纹的圆形饼子,出售在各个食品店里。虽然中秋只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只要月饼卖起来了,仿佛就已经放了假,叫人的心也痒痒了。苏轼是一个很懂吃的人,“东坡肉”早已远近闻名,他曾在诗中写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就是酥油,饴是麦芽糖,这两者相当于是月饼中的馅。与现今的月饼相比,苏轼所吃的月饼馅简单,口味单一,月饼上可能也没有现在那么精美的花纹,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比苏轼有口福多了。中国人对待食物,有一种虔诚的精神,特别重视“色香味”俱全,所以现在的月饼,不仅味道多样好吃,而且颜色好看,花纹精美,可以称为一个小小的“艺术品”了。

今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是同一天,双节是令人喜悦的。师大推出了手工做的专属月饼,其中饼面是师大校徽和校门的两种尤其让人喜欢。学校免费发放两天,我也去领了一回,惊喜的领到了校门月饼。这算是中秋节意外的幸运与惊喜。

中秋这天还要赏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经成为中国人共同的念想。在古人的中秋活动中,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下话家常,或者追忆往事。中秋据说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最大的时候,一轮圆月满月象征团圆美满,代表中国人最美好的祝愿和心愿。21世纪,人们或许会因为种种原因与亲爱的人分隔两地,但便利的科技让相距千里也能见面,这真令人欣慰。另一个让人欣慰的是,相机能够放大几十倍,拍出清晰的月亮照片,将一张张特定时间的月亮照片存放在图库里,发送给家人或晒在朋友圈里,都可以解相思之愁。当人们不约而同的举起手机拍摄同一个从地平线缓缓升起的明月,我想,这就是苏轼希望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的时候,总喜欢抬头望月,清明澄澈的夜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圆月,周围是寒凉的露汽和不知名的虫子的叫声。那时的月是清晰的,能看到月球表面,灰色的陨石坑连缀在一起,我喜欢将它们想象成嫦娥的形象,旁边的另一块黑影就是她的玉兔。童年对这些神话的着迷,都成为珍贵的记忆。后来,眼睛近视,凡事所扰,再也没有心思去望天望月,但是心里还是有一个念想,想要再次看见那个清丽的美人。从孩童时候开始,嫦娥的形象就由家长们、老师们告知,她奔月的故事是根植于每个人的记忆中的。人们为嫦娥的故事感动,为她的情谊感动,这感动与人们的情感不谋而合,所以她能成为流传千年的中秋代言人。嫦娥美丽动人,她的形象浪漫而瑰丽,她是拖曳长裙的仙子,是中国人浪漫的心的寄托。

中秋那天,长沙五一街头用巨型电子屏投放明月和中秋游园会等图案,最触动人心的是长沙两个大字中间的一句“月是故乡明”,将中秋的氛围营造的很圆融。从古至今,这朦胧月色与寄托相思之情一代代传承。古人把酒赏月,对月吟诗,共话家常,绵延千年,创造了璀璨绚烂的中秋文化。承古风,中国人以深厚的蕴含为基础,在中秋习俗上愈发精致。从古人把酒赏月,到现在隔空照月;从吟诗寄信,到晒照朋友圈;从简单的糖酥月饼,到现在各种花式各种口味;从中秋灯会到中秋晚会……中国人始终秉持着流传千年的传统,将骨子里的浪漫与仪式感发挥到极致。

又逢中秋,期待下一个中秋,给与新的碰撞和惊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树影摇曳,月色茫茫,中秋的月亮亘古以来,都是那么明亮。而这一年中最明亮最美丽...
    心纪奠阅读 2,454评论 0 0
  • 阖家话中秋/王家奇 今夜明月升起时,你是否和我一样沉醉于这圆满的意境之中呢? 有句话说的好...
    燕勇来阅读 4,643评论 1 3
  • 徐依雯:又是中秋将至时 又是中秋将至时,迈着她有条不紊的步伐来了。中秋节,顾名思义,是个阖家团圆,吃月饼的节日,人...
    简约语文阅读 6,308评论 0 1
  • 在所有的节日中,我最喜欢中秋节。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温暖的、诗意的、有内容的节日。 离开江南...
    塞上绿叶阅读 1,794评论 0 1
  • 圣潇不知有多少年没回家过中秋了,虽然中秋是团圆的好日子。 这么多年来漂泊在外,为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忙碌,中秋假期短...
    小王心理咨询阅读 2,472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