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好比是一朵与众不同的花朵,对待他们的方式自然也要有所不同。
班里有个李晓鹏,父亲过世,彪悍的母亲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也许心中有太多难言的苦楚,对孩子也没有什么耐心。所以我尽量不拿孩子的事情,要求家长做太多的事情,总是在想如何激发这个孩子。
妈妈没有太多精力照顾他,这个平时显得不太精神,精神恍惚,性格有些孤僻,脸总是脏脏的,脾气还有点倔,作业经常很潦草,其实是能写好的。
每次他作业差,或者上课不听讲,我都会批评他。我知道仅仅如此是不行的,我需要激励他,我努力创造机会寻找他的闪光点。慢慢地我发现,他很喜欢背书,往往同学在朗读时,他就开始练习背诵了,于是我让他上台展示背诵,然后当众夸奖他记忆力好,过目不忘。就这样他来了兴致,经常高高举着小手,兴奋地喊着:老师,我会背了。脸上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即便如此,真正激发一个人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受家庭影响,他在家里不受关注,在学校孩子那么多,也不可能充分被关注。所以很多次,他的作业还是不认真,不愿意动脑筋,字体潦草,每次我依然会批评他,我都觉得耐心被消耗殆尽了。
上课发言很积极,作业质量不好,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尽管如此,我还是对他充满期待,告诉他:我相信你,能成为我们班成绩最优秀的孩子,完全可以取得第一名。
积极的期待是浇灌这多独特的花的最好的肥料,希望他早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