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奶是我小时候的邻居,在儿时的我眼里,她就是一个小脚老太太。因为辈分大,包括我父母在内都喊她三奶,我们小辈也跟着喊三奶。三奶对吃穿丝毫不讲究,甚至在邻居眼里还有些邋遢。我们一群小孩子可以随意出入她的家里,她从不嫌弃。
她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讲故事,所以我们天天缠着三奶给我们讲故事。她总有讲不完的故事,我们每逢听完一个故事,总会说:“三奶,再讲一个,再讲一个……”然后她就接着给我们讲下去,大多都是一些神啊仙啊狐啊的神话故事,但又绝不仅仅是这些故事,题材广泛。
这些故事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太有吸引力了,我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她讲的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结局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好人有好报。
她特别勤劳。
每年酸枣成熟时,她总要到野外去摘酸枣,回到家里面用大锅烧水,把那个酸枣皮煮掉,再把酸枣核晒干,卖酸枣核赚钱补贴家用。每次酸枣摘回来,我们一群小孩子就到三奶家里一边尽情地吃酸枣,一边听着三奶给我们讲故事。
她还特别手巧,爱剪纸。
跟着她,我当时竟也学会了剪喜字,剪一些简单的花鸟虫鱼。虽然,多年不接触,现在也基本上都忘了。
到小学高年级后也忘了从哪儿接触到了《山西民间文学》,书中有趣的故事让我爱不释手。而且我惊讶地发现:书上很多故事和三奶讲的内容很相似。三奶是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也不知道头脑中怎么会储存那么多的故事,只要我们想听,她总有的讲。
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故事情节大多不记得了,其中有一个故事却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不曾忘却:一家三兄弟,家庭贫困,天天去土地庙里烧香,土地爷被感动了,就和财神爷商量:“你就可怜可怜他们,给他们些钱吧!”
财神爷说:“不是不给,是不能给,他们没这命!”
土地爷说:“怎么就没这命?你给了,难道他们有钱还不会花?”
财神爷说:“那你就看看吧。”
一天,三兄弟又来烧香,在插香的时候怎么也插不下去,于是用手往下刨,结果炉灰下面埋了四个元宝。三兄弟乐坏了,每人分了一个,结果还剩一个,咋办呢?
老大想:要是没有老二,我们不就每人两个?老二想:要是没有老三,我们不是能分两个?老三想:要是没有老大和老二,岂不都是我的?
于是,老大想除掉老二,老二想除掉老三,老三想除掉老大和老二,最后三兄弟相互残害,都丢了性命。
财神爷对土地爷说:“你看看,我说不能给吧!”土地爷无奈地摇了摇头。
记得听完这个故事,好长时间我一直有个疑问:财神爷为什么不给三块元宝而要给四块呢?
我甚至一直把这件事归罪于财神爷。
直到年龄越来越大,懂得的道理越来越多,才理解了真正害死三兄弟的是一个“贪”字,如果贪念不除,三个元宝又岂会相安无事?
时至今日,我常常会想起这个故事,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它时刻提醒我心存善念,远离贪念。
三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她和蔼可亲、善待孩子、对我们真善美的启蒙教育,却深深影响了我们。
三奶,我们想念你!
(《学习强国》中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