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儿子入学前没有任何基础,并且也没有好好坚持上幼儿园,所以一入小学就表现出各种不适应,一个一年级的新生,每天回家作业要写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效率极低。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乌烟瘴气。晚上睡觉前催促又是各种吼叫场面。
引发的情绪:
1.孩子跟不上学习的进度,成天错一堆,老师发私信,着急,急于想教会孩子,让他快速变优秀。
2.孩子识字少,之前也没动过笔,写的又慢又难看,作业就是反复擦反复写,一个简单的作业往往很长的战线,消耗精力和耐心。
3.因为没有好好上幼儿园,没上学前班,更没有注重平时的学习培养,所以孩子只想玩儿,写作业也是写一写停一停,动个不停,说话没完,看着时间大量消耗,愤怒异常。有时候还有满不在乎的态度或者扬言不上学的耍赖,真想一顿暴揍。
4.本来体质就差,天天睡觉快十一点,免疫力下降就要生病,生病就可能又要去医院,一去医院就得请假,刚刚开始培养的学习生活习惯就又功亏一篑,想想都焦虑。中午也经常是收拾完就一点多了,感觉又错过了充足的午睡时间,看着接近一点半的表就是各种恼火,于是又吼两个孩子马上停下在做的事,立刻就躺好睡觉。
最近听课后的转变:看到了事情的本质,看到了自己的焦虑和内耗,关键是这些问题本身其实是自己的问题,于是开始放松,开始看清自己要什么,事实是什么,果然好了一些。
带来的转变:
差距来自之前的放养,欠下的总要还,自己做出的选择所以接受现在的结果。同时,要想之后不费力,那现在更不能做偷懒的家长,耐心陪伴,一点点按照要求去完成,孩子会跟上的。虽然每天学习的时间过长,但不掉队的态度很明确,我们就陪伴孩子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认真完成每项作业。
有了这个心态,找到做一件事情的难点,较低难度和目标,不拿班里的优秀范例做目标,就和孩子自己比,书写好了很多,从被撕作业本到书写得到A-,还有“你真棒”的小印章,及时鼓励和表扬他的成绩,孩子从一开始拒绝写作业到让写作业就坐下来写,已经是质的飞跃。
针对写作业磨蹭,边写边玩,边写边说,写作业动个没完的情况,也做了调整。回家后尽快安排写作业,而不是任由他玩够了才写。写作业改为专门有一个家长陪伴,而不是口头一句写作业就去忙别的,陪伴他养成习惯很重要。写作业的时候手边没有玩具,只有书本和文具。写的时候我会给他计时,让他有紧迫感,规定时间完不成会告诉他原因,是写的时候说话了还是反复涂改的原因。陪在他身边学习,适当帮他克服了写两个字就跑去玩儿的毛病,他基本可以坐下来完成一整个作业了。昨晚写生字,三行21个字,之前要写一个多小时,但是我告诉他内行字给他十分钟完成,第一个十分钟他没达标,给他分析了原因之后开始第二、三个字,他都可以在十分钟内写完,并且写好。用时间量化作业量,让他看到了作业并不是多困难的“大麻烦”,心里负担小了,自然写的好了也快了。
爸爸以为的十点半结束,我们提前一小时完成。过程中他还会提醒我:不要生气,注意血压,不要上头。其实,当我放下焦虑,不去想老师的评判,不去纠结那些得A➕的范例,只看我的孩子,只想着目标本身的时候我知道我和他是一体的,我陪他迈他可以迈出的步幅,我们只要坚持走,不听那些声音就好。这个晚上,我挺轻松。
再来说说关于睡觉,每个孩子的睡眠习惯不一样,他之前就都是十点以后睡的,这不是上小学后才有的情况,不能成为我发火的理由。孩子们睡前还有时间玩儿会儿,而我,经常是想趁着孩子们学习结束放松一下,微信聊聊天,看看淘宝或者小红书,又或者玩儿玩儿游戏,总之就是自己就会磨蹭消耗时间,然后到了十点多再懊恼的去洗漱,想想洗脸抹油这一套动作要十几二十分钟自己就烦躁。嫌时间长又怕护肤不到位老得快。这不都是自己给自己的烦恼么。看清这个事实,我就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是做出选择,当选择做出了,也就不纠结了。我能快速的完成睡前准备,自然就能督促孩子们尽早上床。睡前提醒还有几分钟要睡觉,睡前必做事项逐一提醒,有限监督完成,其实,孩子们并不是刻意拖延或者不执行,他们只是没有时间观念,又对不明确的要求没有意识。我又何必为了这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消耗自己的情绪和能量。睡前轻松的状态反而会快速入睡,睡着后孩子们也不会有做噩梦的情况,一觉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