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风雨欲来
5. 报童的号外
民国二十一年正月初四的雪粒子打在《申报》号外上,油墨未干的标题洇成一片黑:**“闸北激战竟日,我军将士抱炸弹与敌同归于尽”**。报童阿毛的冻裂的手里攥着报纸,指缝里还夹着半张日军布告——上面印着“良民证”样本,照片栏画着个模糊的人脸,像极了巷口王阿婆痴呆的儿子。
沈清欢的铜制钢笔在蜡纸上戳出第三十七个洞。钢板上的字迹渐渐清晰:“同胞们!十九路军在四行仓库浴血奋战,而纱厂老板却将棉纱卖给日本人! ”她忽然想起今早去买米时,米行老板的话:“糙米每石九银圆,比上月涨了三成!”而纱厂女工的日薪才三毫银圆,连三升米都买不起。
“大小姐,英商洋行的代表在客厅等您。”王氏的声音裹着雪花进来,手里的丝帕绣着“福禄寿”,针脚里却夹着根黑色的长发——清欢认得,那是二房账房老赵的辫子上的。她猛地合上笔记本,露出夹在里面的《申报》剪报:**“日军昨日在江湾焚烧民房三百余间”**。
巷口突然传来枪响。老周的黄包车疯了似的冲过来,车斗里躺着个穿学生制服的姑娘,蓝布旗袍下摆沾着血污。“快!去广慈医院!”老周的破棉鞋踩碎冰碴,车帘缝里掉出半张纸,上面是用血写的字:“良民证伪造方法:照片栏画三横一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