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两年了,真的是应了那句,和绝大多数同学说了再见就再也没见过了。活跃的,还能隔三差五地在朋友圈看到他们或者丰富多彩的生活,抑或怨声载道的工作,偶尔妖艳,也有清流。不活跃的,感觉像是逃到某片荒岛,人间蒸发了般,在某个似乎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做自己的王。
一起到这个城市来打拼的同学并不多,前段时间刚好大家都有空闲,便拖家带口地在外面小聚。想要对这两年吐槽的欲望生生碎掉了好久不见的拘谨,寒暄的话语都还没捂热就开始各自诉说起自己或者自己知道的其他同学这两年的社会经历。
有好多同学最近辞掉了比较稳定的工作:要么是觉得工作内容不是自己喜欢的,不想再自欺欺人地做一个敬岗爱业的伪装者;要么是觉得自己的工作晋升空间不大,不想过一种一眼便望到了头的生活;也有因为在工作中没有找到存在感和满足感的……他们有的自己创业开起了自己的淘宝小店,有的决定自我充电要去考一些证书,也有的准备先休息一段时间,到处去走走看看,更多的还是准备在接下来的日子再找另一份工作。
而当问到接下来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时,大家都茫然地回答:“不知道啊,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工作。”
或者抱怨:“感觉我们这个专业的职位类型比较窄,选择不多呀,挑过来选过去都是那些。”
“对呀,我觉得这个专业下的工作我都不是很喜欢。”
“那为什么当初还要选这个专业呢?”
“不知道啊,高考完后填志愿时,大家都觉得这个专业好,刚好自己这个专业的成绩也还行就选了。”
大学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其实这个问题在大学期间,我不止一次问过我自己,答案永远都是:当时就对这个专业熟悉,周围有经验没经验的人都说这个专业好,而且关键觉得自己选这个专业保险,录取有保障,以后出来找工作有保障。的确这个专业出来找工作是有保障,就业机会还是挺多的,但是工作类型的确不够宽,想要在里面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位的确不是大多数人都能轻而易举办得到的事。究其根本,不是这个专业不好,也不是这个专业下的工作岗位不好,也是自己对这个专业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并不是真正的擅长与感兴趣。
后来也问过身边其他朋友为什么大学要选所读的专业,大部分的人其实对自己的专业了解都不多,因为有很多专业在中学时代根本没有深入的了解过,有的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也不知道大学里是怎样去学习这门专业的,这个专业修完后出来找工作的前景具体是什么样的,到底有哪些工作岗位是这个专业下的,其实在当时填志愿的时候都还是模糊而抽象的。那时候单凭其他人的一些解释及网上查到的一些干瘪不丰盈的信息,根本无法实际体会这个专业学习的核心知识是什么,以后要运用到生活实践的核心技能是什么。
大部分的人出来工作才发现:原来成为一名导游并不是和一群陌生人成为有组织的驴友,到处游山玩水,逛吃逛吃,而是大部分时间都喊破喉咙在找自己的团员,那些看过无数次的风景只是为了提醒自己给团员讲解名胜古迹的提示卡而已;作为一名程序员并不是高大上地敲着键盘就能编辑出多么强大的代码生成许多有用的程序,而是长久地坐在电脑面前,佝偻着年轻的背脊夜里加班,周末加班,码了大量篇幅的代码,经过无数次重复的内测,才能一次次修复着一个又一个小得再也不能再小的Bug了;当一名培训机构的老师并不是考不上公招老师也能成为一名优秀老师的潇洒,而是再无周末再寒暑假,与家人的作息时间都相反的疲惫与错过;做一名会计并不是掌握着公司的经济走向,天天与钱打交道,而是时时与电脑里单一而枯燥的数字来一场耐心的博弈,每天做着相同的操作;学习了土木工程后,并不是每天在办公室画着设计图,交给工程队就能看到自己的作品成为一个地标建筑出现在城市的上空,有很多人的工作地址都是在深山老林的矿山里设计如何安全下井挖矿,或者在偏远山区里架桥修路,或者随着工程队一年换几个地方进行监工,漂泊在外……
大部分人在选择专业时,不管是来自家人的建议也好,还是自己的想法也好,都会以未来就业为一个大的导向。无非就是在自己能选择的专业里选一个大家公认前景最好,以后最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最容易拿高薪的专业。也谈不上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这个专业,只是考虑自己排斥不排斥这个专业,只要不排斥,也不管喜欢不喜欢都会选择。
这应该算是教育中对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的一种缺失性。在中学里几乎没有这样一堂课,而在大学里的确有这样一节课,但课时也并不多,笼统地讲所有的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很少也很难会以每个专业为专题,具体讲讲某个专业的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而且这个时候,专业已经选定了,即使想转专业也不是一件你想象那么轻松的事。
在初中阶段,学生都忙着中考,高中阶段都忙着高考。普遍看法是只有先把成绩考出来才能决定后面的专业呀,就业呀等一系列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也很难有机会进入到一家公司或者某个行业领域去体验或者观察某个工作岗位具体要干的事情及工作方式。大多情况下是通过看电视或者新闻或者从别人的讲述中得知,朦朦胧胧,并不能切身感受。
换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己较强的独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明了及表现自己的喜恶,有了自己的判断抉择,对社会时事也能去参与思考评论。所以让他们有意识的接触一些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一类的课程或者话题,他们便会去了解各个专业的实际内容,或者了解各个行业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者多个,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依着自己的选择去树立目标去奋斗。这样也并不会耽误升学考试,反而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因为他们深知想要以后能选择到自己真正喜欢并且适合的专业,当下就必须得做好准备,不然到时只剩下茫然与为时已晚的焦虑。
高中生的意识更加强烈,他们的视野也更加开阔,思想的深度也得到了延伸,某些情怀也得到了拔高。这个时候他们也许也根据自己之前的选择一直努力奋斗下去,也许会因为思想的变化而选择新的方向,这个时候他们在选择方向时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喜欢或者感兴趣,很有可能会因为一种社会存在感,满足感,使命感而去选择一些自己觉得对生命有意义的方向。
国外有一些大学在大一大二的时候会让学生自己去选自己都想听的专业课,到大二结束的时候再根据前面具体学习后,到底更喜欢哪个专业再去定专业。其实这样也挺好,对各个专业的知识都有了一定了解与感受,虽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但至少明明白白地清楚了自己肯定不会喜欢什么样的。
如果平时能给学生一些详尽的理论知识,一些有意识的实践操作,或者一些工作岗位模拟活动,更或者一些行业领域里的优秀者做一些本工作领域的具体工作内容的一些专题演讲,也可以是一些大学专业老师做一些专业详细介绍的专访,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各个专业或各个行业,另一方面也会吸引学生对某些领略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
不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应该加强学生在未来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这一块的意识,而不是盲目而一味地让学生提高分数,应该给学生更多真实而有效的自主选择权。分数考得再高,对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没有方向,到头来也不能愉快地选择。不管学生最终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专业也好,还是自己觉得有人生意义的也好,或者就是觉得以后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也好,至少他们在做出这些选择的时候,心里对自己所选的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明白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到时会以一种什么样具体的姿态出现在自己的人生里。
这样,比起盲目地选择,茫然地接受,更多了一种生命独立自主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