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
昨夜,与小弟喝茶闲聊,谈起今年的生意,谈起今年的订单,进而谈到了车间的工人。
小弟说上个月接了个单子,其中一个车间的工人整个月都在加急赶货,又苦又累。发放工资的那一刻,工人们欢天喜地,这个车间二十多个人,都是精壮男青年居多,因为所干皆是力气活。最低工资的那个也有两万七千多,最高的三万两千多。
这个车间的二十多名员工领到薪水后,喝酒庆贺,击掌言欢,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办公室的员工甚是羡慕,也不乏眼红者。办公室白领人员的工资怎么能比车间干力气活的人还低呢?情绪上有些波动,有些不痛快了,工作上不得劲了。
小弟说,当初招工的时候,大部分人首选去办公室,不是去车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干苦力活,觉得坐在办公室做白领才是他们的出路,对家里人也好交代,出去外面也能落个好名声。
车间都是技术活,都是脏活累活,有些员工仅有初中文凭。认识的一个小老乡初中毕业后就来小弟的厂里打工了,从车间干起,从拧螺丝开始干起,几年后,成为了车间一流的技术工,还参加了市里的百名工匠评比,获得市级百名工匠技术人员荣誉称号,随后以工匠人才落户本市,工资也节节攀升。后上升为车间主管,管理也很有一套。做事踏实,努力,工资远远高于办公室白领,再后来,上升为厂长,成为独当一面的得力干将。
有些员工反而被学历困住了手脚,不愿意从基层干起,坐在亮堂的办公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般地开展工作,导致一问三不知,没办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小弟说如果他们愿意去车间磨练个两三年,哪怕舍得去车间干它个一年半载,先熟悉整个流程再说,后续做事也会顺利很多。但多数高学历的毕业生怕苦怕累,从不考虑去车间,工作上难免处于脱节状态。
学历本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凭依,却成为了镣铐,锁住了手脚,困在了“长衫”里,走不出来,阻挡了事业发展的道路。
学历也是知识分子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曾几何时,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论调甚嚣尘上,每年的毕业季涌现出一大批待业竞岗毕业生,近几年来,就业形势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尽管如此,依然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待价而沽,困在了“孔乙己的长衫”里,始终不愿意面对现实,兜兜转转的找所谓“事少钱多”的工作,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呀!
学历本是敲门砖,却已成为了某些高学历毕业生们放不下的身段。如何优雅地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来个华丽转身,成为事业上的佼佼者,也是人生的必修课程吧。
注:写于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