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正在放一个养生节目,说到给幼儿喝中药茶提高免疫力。这个茶不能乱喝,必须要下午4-6点才能喝,否则其中的一味黄芪会导致上火。这是为什么呢?
医生解释为什么一到上下班就下雨呢?这都是一个道理,下午这个时间段是天气发生变动的过渡期。天气就像一个锤,人身体如一个锣,一到过渡期,锤就不稳,开始敲打锣。此时吃黄芪如同用一只手放在锤和锣之间,帮孩子提高抵抗力。同样,在天气交替的时候,也最容易下雨了。
也曾有过这样的抱怨,当时觉得可能是上班时间忙,没心思关注雨的问题,而下班时雨给出行带来了不便,所以记忆深刻。从没想过这几年还有科学原因。上百度,这个解释更全面。
1、早晨6至7点钟太阳缓缓刚出,地面水气开始上升,在空中形成积雨云,凝结成水滴便会形成早晨的雨。雨势大小看区域内的湿度和温度变化情况。毕竟,雨是水汽与尘埃的凝结。
2、为什么中午12-13点总容易下雨?
气象专家解释,陆地上夏季的午后降水峰值较为常见,这通常是太阳辐射加热的日变化,致使午后温度较高,暖空气上升造成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发生。这类降水多为局地性降水,持续时间通常较短。
3、为什么下午5-7点总容易下雨?
晚上比白天更容易下雨这个话题成立的话,可以这样解释:白天太阳蒸发旺盛,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凝结成水滴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晚上成云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