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让我看了感慨不已。
该剧根据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以居住在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户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视角,描绘了十几位平民子弟在近50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周家父母是一对普通善良的夫妻,育有三个子女,周父是基建工人,后来支持大三线建设,长年累月在外地。周母虽然是个没有文化的家庭主妇,却是个好母亲,她爱每一个子女,善良、纯朴,勤劳的操持家务,照顾子女。周父是这个家里绝对的权威。
周家在69年春节大团年后,一家五口散区四地,周父依然回去四川大三线做修路工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的背景下,大儿子周秉义随着所在的北团去了更北的边远山区。原本商量好的由刚满17岁的小儿子周秉昆下乡插队,可是最后却是二女儿周蓉,瞒着所有人偷偷的去了贵州的大山里,为了她认为的最后的信仰—-爱情。最后周秉昆陪着周母被留在了城里,成为了木材厂的一名工人。
周家大儿子二女儿都是学校的学霸,原本是周家父母砸锅卖铁都要培养的大学生,三儿子资质平平,哥哥姐姐随随便便考试都能名列前矛,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拿个及格。是以,周家父母对大儿子二女儿都寄予厚望。
大儿子二女儿也确实优秀和争气,他们在78年恢复高考后同时考上北大,然后在各自的领域里成为让普通人眼里出色的人。
他们都曾经为了爱情做出过舍弃,当初二女儿义无反顾的为爱出走,当时二十出头的姑娘,觉得爱情是她唯一的信仰。让人欣赏的是这是个姑娘没有在爱情里迷失,她在大山里成为了一名老师,在教书育人的世界里找到了她的人生价值。
可是周蓉在追逐自己的爱情,自己的人生理想时,却让自己的家人承担她赋予了家人的“不幸”。她的为爱出走,父母认为是私奔,是不耻的行为,周父一气之下扬言和她断绝关系,周母因为担心难过哭伤了眼睛。
三年多周父和女儿不曾联系,都是各自通过两个儿子了解情况。后来周父主动去贵州看望女儿,没有过多的责怪就原谅了女儿,承认了当时被判为反动派的女婿。
76年春节后,周蓉携着她的诗人丈夫和两三岁的女儿回家探亲,适逢周总理去世,途中诗人写了一首诗歌悼念周总理,引发意外冲突被抓。周母闻讯昏倒成了植物人,一边是被人送过来的小外甥女,一边是整日昏迷的母亲,周秉昆这个大小伙子一个人承受着这巨大的变故。
告诉父亲兄姐,徒增他们的担忧外,还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周秉昆这个没有多大出息的儿子,决定默默的扛起这一切,不让家人烦心。
请不到合适的邻居照顾周母和小玥玥,只好让郑娟过来照顾,这个意外倒也成全了他和郑娟的爱情。郑娟,是被郑母收养的孤女,同时收养的还有一个盲人弟弟,一家人靠着卖冰棒艰难维生。郑娟是比周蓉还要漂亮的女子,被混混算计,又被强奸怀孕。周秉昆被混混要求给郑娟送钱而认识,后来两人互相吸引而在一起了。
郑娟未婚生子,没有工作,带着盲人弟弟,她知道自己的条件,从没想过能嫁给周秉昆。事实上当周秉昆尝试着跟家人开口讲郑娟,周父就已暴怒,后来哥哥也分析娶郑娟会有的非议与后果,周秉昆已做了无力的放弃。
如果不是周母出事,可能就没有他俩的结合,两年半郑娟无微不致的照顾,周母奇迹般的醒来,郑娟成了这个家的功臣,被家人认可接纳,也理所当然的和周秉昆结为夫妻。
周家女婿大诗人说,子女之于父母,有养口体,还有养心智。养口体是在父母身边照顾日常及陪伴,养心智是有所成就,让父母脸上有光。于是周家最出息的两个孩子,长年累月在外面成就自我,做给父母养心智的子女。小玥玥从第一次送过来周家,就一直是姥姥和舅舅舅妈照顾。
周秉昆和周父最大的一次冲突,是这个家十几年后的第一次大团圆。81年的春节,在北大的儿女,在北京工作的女婿,还有上医学院的还是省长女儿的大儿媳,都回家过年了。
大年初一,周父第一次带着全家人浩浩荡荡的出门给街坊邻居拜年,听着每个人赞扬着给这个家带来无上荣光的儿女和女婿还有省长女儿的儿媳,周父的脸上露出掩藏不住的欢喜。
他们都忘了,那两个没有出息的人,一个没有前途的工厂工人儿子,一个连工作都没有的儿媳。听着别人赞扬哥哥姐姐,听着父母附和,这对为了这个大家默默付出的夫妻,心里是何等滋味感受。
从小被对比,一直不被满意,周秉昆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父亲满意认可自己。
周母从不吝惜对小儿子的赞美,在长年累月的陪伴中,这个大字不识的母亲清醒的知道,这个没有出息的儿子才是回馈这个家最多的一个。
周父一直认为自己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可是同样是冲突,周父对大儿子、女儿和小儿子却是不一样的态度。是不是面对出色的子女,父母本身在心里就已经放低了姿态?而对那个看起来不出色的孩子,永远都可以强势的说,我是你爸所以我有理?
长年累月的付出,刚开始的时候,是无比的感动、愧疚,更想回馈。可是习惯了之后,是不是就变成了理所当然?忘记了自己是因为手足的奉献才成就了更好的自己?其实他们想要的只是被认可,他们对这个家的贡献也是一样的重要,这个家的荣光也有他们的功劳。
小家变成大家,然后又是一个个小家,亲人变成了亲戚。其实大多数是亲人的时候都是心甘情愿的为彼此付出的,可是为什么在后来,又有那么多亲人变成像陌生人一样的亲戚?当个人差距,社会地位逐渐拉大,如果不能互相理解体谅,除了有牵绊的关系,就真的是熟悉的陌生人了。
你会发现曾经以为的提携很无力,你的地位会限制你,处于高位的会碍于身份法规不能做,处于低位的,也会因为能力做不了。至于钱财,各自成家之后,亲兄弟也要明算帐。那么唠嗑聊天呢?最后也会发现变成了鸡同鸭讲,聊不到一块了,更别说互诉衷肠说说心里话了。
父慈子孝,手足情深,我们需要这样的家,生生不息,壮大发展,成为家族。
当家文化成为家族文化,这个家族一定会慢慢强大,更加团结和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