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8
十月见底,我继续在试图每日记录点滴与偶尔惫懒缺记与其带来的烦躁之中打得不可开交,左右难分。转正第二个月就是国庆,到了十月尾巴我才明白,放了七天有薪假期,自然就会有相应的工作量堆放在后楼梯间,等你用余下三周去清理。不是老板故意,事实就是那样发生的。所以忙到昏天暗地,也叫做作为年轻人必须经历的清单里可以多添个勾了。
前几天一个不熟的师弟发了一条链接给我,是一篇公开文章,说感觉有点怪,想让我看看是什么问题。我没多想,点进去浏览了一遍,还真的挺怪,不好读,就像推拿时感觉到肩颈里的筋脉和骨头紧紧黏连,难以辨别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又仔细看了一遍,我感觉到,这些文字的青涩而有着强烈的冲动,多数出自一个年轻的渴望表达观点但观点谈不上精彩的人。多少有点儿“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吗”的呐喊意味。还残留在我印象中的频繁用词“90后”“孤独”“独立”云云,每个部分都试图表达内心积压许久的情绪,包括越长大越孤单的另一种表达、不被理解的愤懑、众人皆醉的感怀、我须独醒的决心、代表90后发声的愿望,等等。当然这些都是我从那破碎的遣词造句中感受到的,也不是文中直接获取的信息。
文章四个部分,想从四个方面去写同一个主题,每一部分的最后都戛然而止,我每次觉得“哎,感觉来了”的时候不免又失望。我理解的,两年前我也一样。想写多点,走快点,步子迈太大导致难以收回后脚,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手机游戏“长腿爸爸”,踩着高跷走路要掌握相当的火候,快了摔,慢了也摔。
他的标题由虚无的关键词组成,其实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很大吸引力。几零后几零后,很多人试图在文章中代表这个群体发声,寻求同感和共鸣,但其实,除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专门领域的研究学者、博士、公共知识分子之外,大概很难系统全面地了解每个群体的特征。90后身边的90后,除了有着爱玩手机不想学习工作的共同点,其他特点都是个例,只因气质相似而聚拢,不适合用一叶知秋的规律去总结,不然只会得到一叶障目的结果。
而孤独和独立,也早就被畅销书名玩滥了以至于我不知道以什么态度来对待这两个词比较好。大学里始终是个比社会多一层厚棉被的地方,家具的棱角都裹上了泡沫,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出社会之前的特权,值得好好珍惜。日剧《监狱里的公主》里有句台词“真正冷静的人是不会跟自己说冷静点的。”同理可得。
对文字尚算敏感容易看出问题,看完之后一股脑就发了一段个人看法给他,后来再看一次才发现就是那个师弟写的,有点顾虑,又鼓励了他,我从前也是写些不着边际的话,梦想啊,独立啊,青春啊,多写写就知道怎么写了。见他强调“我的观点就是:比起感觉被世界抛弃的孤独,也不能为了不孤独而强迫自己去融入群体,因为这样失去了自己的“独立”。”
我一时不知道回复什么好。观点没有错,也真的非常90后(原谅我也贴标签了),不过这个观点是想跟谁说?我问了他,写这个的目的是什么。我以前可能不会问这种问题,但那一刻我脱口而出,因为弄清楚目的,我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跟他说。假如他是自说自话,那我又有什么权利干涉,或者“独立”就是他的口头禅?
他回我,想让别人看到。我猜也是,发表了在一个大网站上,始终是想让人看见自己的,理解。尝试以自身的文字去影响别人,哪怕是烛火照亮几方空气,有火无蜡,也是徒然,那火最多在火柴上烧到枯竭,悄无声息地就灭了。况且火未必真的点燃。无力的观点最多打动自己,“我觉得很有感觉”,于他人如隔靴搔痒。那蜡,大概便是读者心里所有情绪冷却而成的结,渴望遇到足够热力的文字,可以顷刻融解,获得安宁。尽管这是个双向选择,写得好坏本身见仁见智,写得一般般也可以燃起不少情绪急病的朋友,写得好也会有人批评,不过作为文字产出的一方,在打动自己之余,还是需要更细致地对作品打磨雕琢,言之有物,日后与自己的作品相认,你会感激当时的自己,即使年轻,也郑重地对待过每一篇文章,没有令以后的自己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