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从小到大的生活中,我一直有一个现象被误导,就是“太认真会被笑话”,这个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我,以至于改变了我一些习惯。
印象比较深刻的开始,是在小学,当时在村里上学,哪有什么多余的课外活动和兴趣课,我们甚至没有英语课,所谓的英语课,也不过是一个有点英语基础的老教师,带着我们读几句英语,当然,口音是地地道道的乡音。
在5年纪的时候,班上转来一个“城里的孩子”,跟我们这些“土娃娃”不一样,看起来很干净,很温和,说着一口的普通话,其实我们都很正常,只是在那个环境,他被当成了异类。
在一次英语课,老师让他带着我们大家读单词,当他认真的用标准的发音读出“come on”时,换来的不是大家的羡慕与佩服,相反是哄堂大笑,我不知道大家在笑什么,我甚至忘记了我有没有也在笑,那时我们眼里的他,是个奇怪的人,也许在他眼里,我们也是奇怪的人。
或许真的是环境的影响,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当学校组织跳广播体操,你跳的太认真,会被说太装!当大家都在玩,你在认真做题,会被说太装!当你认真的同别人争辩,还是会被说。这种语言暴力,不亚于在摧毁一个未成年孩子尚未发育完全的认知,然后就导致后边行为扭曲。
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这个问题,环境真的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认真做事没有任何问题,这是应该的甚至是优秀的,但是认真做事的环境,直接导致你这种行为的舆论导向。
你做的事与周围环境和人匹配度高,那就没问题。你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榜样。比如进行比赛,你认真的辅助队友拿人头,那在队友眼里,你简直就是神一样的队友啊!可是大家都在玩游戏,你在宿舍开始学习了!那就不对劲了,先不说大家是不是都不喜欢学习,你做的事跟当下环境的磁场相悖,就会产生电流了,成为他们排斥你的动力。
人是群体动物,本性上就会排异,奇怪的是,优秀的会被针对,随波逐流反而过得安稳。
我又一次开始反驳我这个标题,太认真的人不总是被针对,我有这个想法主要是我小时候看到过太多的例子,所以下意识的会把这个现象称为对认真的人的笑话,说白了这是“枪打出头鸟”,“鹤立鸡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另外一种说法。
太认真的人会被笑话,那不是你的问题,那是他们的问题,你不是笑话,他们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