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两个人结婚的目的应该是一起努力谋求幸福,让彼此过得更快乐,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中不管哪一方出现问题,整个家庭都不会幸福。
婚姻实质上是两个平等的人在人生路上的陪伴和结合,在家庭地位上没有高低之分。
家庭中所有的事情没有控制或权威可言。
母亲的影响
母亲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而孩子与母亲的合作也是人生合作能力的开端。
孩子最初是通过母亲和外在世界发生连接的。
如果孩子和母亲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不好,其他一切的生活都将无法正常开展。
遗憾的是,我们生活的文化中,对于为人母的价值和重要性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而且,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使男孩在社会上比女孩普遍受重视,这导致女孩子无感于母亲这一角色。
女性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态度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
所以,无论任何时候,女性的角色和地位都不应该被低等化。
如果我们看不到女性的角色价值,那幸福的婚姻便无从谈起了。
事实上,对孩子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并非母亲所遭遇的经历,而是对于经历的认知。
如果一个母亲不能放手自己的孩子,不能教会孩子与他人合作,那将是她的可悲,也是她孩子的悲哀。
母亲对于孩子的培养并非简单的事,一个合格的母亲,应该能够让孩子信任自己,从而拥有初次信任他人、与他人合作的经历。
并且,还应该教会孩子将这种信任他人的经历延伸到生活中与他人的关系上。
此处,阿德勒批驳了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理论。
他认为,恋母情结是亲子教育的失败,是人为造就的,这与遗传无关,与性无关。
一个孩子,如果只与母亲发展了合作关系,那在以后的生活中,脱离开母亲,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有人说,既然母亲不称职,那就将小孩交给保育员或收容所来培养。这种想法太荒唐。
因为没有人会比自己的母亲对孩子的兴趣高,如果想要替代母亲,首先就应该有着像母亲一样对孩子的浓厚兴趣。
显然,保育员和收容所都做不到这点,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对外界是缺乏兴趣的。
所以,不妨对母亲进行培训,或许效果更好一些。
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合作是孩子人生发展的基础,所以要好好构建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合作关系,并让孩子能把这种合作应用于今后的生活,和别人好好合作。
父亲的角色和责任
阿德勒认为,对于父亲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可以概括为:好丈夫、好父亲、好公民。
他必须处理好事业、友情和爱情三个重要问题。
对待婚姻上,他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妻子,与妻子友好合作。
他应该明白妻子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应该被轻视。
我们应该明确:虽然很多时候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于父亲,但他不能把自己看作施舍者,妻子是受施者。
要知道,家庭责任是两人共同承担的,只是分工不同,父亲承担着赚钱养家的主要责任,而妻子承担着其他的责任,如此而已。
很多父亲认为自己挣钱供家人花,自己功劳大,理所当然有话语权,可以控制他人。
要知道,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父亲如果因为妻子不能像自己一样挣钱养家就歧视妻子,将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夫妻之间,应该平等相待。
至于赚钱,谁有能力谁赚,这不应该成为影响家庭和谐的问题。
古往今来,养家糊口都是父亲的责任
父亲也充当着一家之主的角色。他必须外出工作,学会与他人合作,为自己和家庭赢得社会地位。
此外,父亲对待工作的态度可以教给孩子勇敢和坚强。
所以,一个男人有一套自己积极应对困难的方法,和一份应对自如的工作多么重要。
那种只会说不会做的父亲,只会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为之羞愧和失望。
很多时候,很多现象,比如中年油腻男人,比如父亲角色在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中的缺位,就是没有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
为人父母
只有夫妻二人都将对方的幸福看得比自己的幸福更重要时,双方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合作,才会给予对方真正的爱。
我们生活的社会,男人相比女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更深知社会政策的利弊和自己国家或全世界的道德倾向。
与女人相比,男人的生活圈子显然更大。
所以,我们可以说,父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妻子和儿女的生活导师。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颐指气使。
如果一个家庭中没有权威,那想必一定存在真正的合作精神。
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父母双方也可以协商解决。
任何一方对于任何子女都不能表现出过分的偏爱,这点非常重要。
所以,合格的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在孩子心中是否是公平的,是否存在偏心现象。
接下来,阿德勒分析了家庭中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最小的孩子各自所处的环境、展现的特性和面临的问题。
同时,剖析了独生子女独特的成长环境、家庭氛围和遇到的各种问题。
此外,对男孩多、女孩多等不同情况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结束了家庭父母对个人深刻影响的研究之后,阿德勒把研究方向转到了学校教育。
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