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为什么要拥抱管理2.0的世界
移动互联网的热潮已经吹得各个企业感到了强烈的危机感,大家纷纷把之前作为成本中心的软件开发部门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过程改进部门发现“敏捷”是提高项目反应速度的不二法则(不管是不是最后叫“敏捷”)。拥有分析数据的看板方法就成推进敏捷实施的不二数据指标来源【前置时间(Lead Time),在制品数量(WIP),交付速率(Delivery Rate),流动效率(Flow Efficiency)等】,然后制定标准,试点之后,全面推广。
看板来自过程管理,它拥有一个极其强大的假设:
- 你要是没有一个好的细节过程,你如何能保证有个好结果呢?
我们重新进入管理2.0的上下文:
- 管理2.0的惯性包括部门职责的惯性,因为大部分的企业的部门结构来源于管理1.0(也就是按照机器的设计思路来设计企业)
- 管理2.0的惯性会让我们持续关注指标,并尝试寻找更正确地指标。
- 管理2.0或1.0的惯性更倾向于相信外部的驱动力而非内在驱动力。
- 管理2.0或1.0的惯性采取一种防守策略来保证得到某种结果。最后进入一种静态状态而非动态状态。(因为从机制上就倾向抹杀掉不平均的状态)
- 管理2.0的惯性倾向于为了胜利不择手段地推翻一切。
过程管理的假设再加上管理2.0的上下文,直接诞生了一种伟大的结果:
过程改进的主体是第三方而非团队本身(看板成为组织激进变革的手段)
在这种状态下看板就成为了“强迫团队的微观管理工具”。这种状态下的特点如下:
- 看板的任何过程细节优化都会有较大的反弹力量(无法坚持)
- 团队成员对敏捷怨声载道(敏捷就是压迫我们的手段)
- 老板认为敏捷就是这样的(敏捷就是一种做事的方法或过程而已)
- 大家以为这些指标就是敏捷的奋斗目标(其实不一定)
我们需要拥抱管理2.0的世界,因为如果不拥抱的话我们会直接被送上绞刑架。但我们要清楚的了解,我们的选择拥有无比的破坏力和创造力。我喜欢罗辑思维的一句话:保守派不可怕,因为他们不会阻挡历史进化的步伐。可怕的是闭关和激进,一闭关就会弱小,一激进就会胡来。
结论
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
- 看板是一种渐进式变革的工具
- 流程改进的主体一定要是流程实施的主体
- 要平衡管理2.0现状的惯性与敏捷方法背后的原则
推荐大家阅读让看板成为团队的镜子:看板演进 来获得一些新的思路。
宇说
敏捷不会直接的解决我们面前的挑战,可能会让这个挑战更为明显。但如果说我们拥有一切的选择,面对或逃避,积极或懈怠,团结一致或关注个人利益。大家是否愿意共同面对这个挑战?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机会来面对这个伟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