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质疑说胡兰成与张爱玲是没有爱情的,其实是有的,只是注定会是爱情悲剧罢了。
家庭背景的巨大差异是注定悲剧的原因之一。胡兰成在我眼中是极有才华的,他的散文也是很受张爱玲欣赏的,记得他在《陌上桑》里说过:桑树叫人想起衣食艰难,惟因见父亲辛勤的培雍,才知世上的珍重事,还有比小小的爱憎更大的。"他在文章里又常引经据典,历史人文无所不晓。但有一点改变不了,浙江乡下胡村出身,既使他后来有很多女人,又有很多政界人物的朋友,他也是很自卑的,在家中排行老六,农村孩子多,他又能分得多少爱。张爱玲曾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写振保:出身寒微,不相信有来世,所以会做好当下每一件事。又在《小团圆》里说邵之雍如何离不开朋友,对同性异性都不放过。虽然他是汪精卫的执笔秘书又风度翩翩,但他从小衣食艰难的环境使他自卑,而刚巧他又遇到了张爱玲,这个高傲又孤僻的大家闺秀。
张爱玲六岁就入私塾写小说了,她家世背景的显赫亦是无人能及的,母亲的外祖父是李鸿章,父亲亦是朝庭官员遗佬。可能越是钟鸣鼎食的大家,高墙大院,铁网门卫守护之内你越意识不到家庭的不幸,张在《私语》里写过父亲同姨奶奶一起抽大烟,她被姨奶奶打又被父亲用烟灰缸砸。被关在小黑屋子里,患着严重的痢疾,却无人管她,半年后她逃到了母亲的花园洋房里,她母亲很早与父亲离婚了,母亲也只想让她用功读书,却又怀疑着自己的投资值不值得。张爱玲也的确优秀,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伦敦大学。她是家里的大小姐,见谁都不大顺眼,欺负欺负下人,再戏弄戏弄弟弟,但在待人接物方面,她又有些差劲,十八岁她发表的散文《天才梦》里写过:生活的艺术,有一半我不能领略,我懂得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在双层公共汽车上伸手去摘树顶的叶子,但在没有人与人待人接物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我一天不能克服这啮咬性的痛苦,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可以看出张爱玲的低情商,还有她的冷傲。她的缺爱则更为明显,单亲家庭,既没有父亲宠爱又没有母亲宠爱。
当1920年出生的张遇见1906年出生的胡,大概是弥补了自己缺失的爱吧。悲剧的第二点原因是性格的不合。
张爱玲自己骨子里明明极高傲,身高又高过胡兰成,但与胡热恋时却要: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压抑了自己性格中的强势,所以胡兰成夸她"你其实很温柔,像曰本女人。可以算是烟视媚行的。"但这热恋时的温柔是装的啊,相处久了,他们定会出问题的。胡兰成从开始便觉是高攀她的,摸着她的腿说:"这样好的人儿,可以让我这样亲近。"还有"我是像个孩子哭了半天要苹果,苹果拿到手里还在抽噎。"还有一次胡兰成用了隐喻告诉她:乡下有一种麂,是一种很大的鹿,头小。有一天被我捉到一只,力气很大,差点给它跑了。累极了,抱着她睡着了,醒了,它已经跑了。"从邵之雍与盛九莉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胡兰成是很依恋她的。但结局却是张爱玲放弃他了,热恋时是温柔过,用药线打胎也是甘愿的,但在时过境迀后,她还是要在小说里写只爱他侧面,讨厌的正面。后又在内心喊他是乡下佬儿。也许胡兰成在今人眼中是个花心渣男,但他却是比谁都谨小慎微,除了身世使然,还有便是汉奸的身份,《色戒》里的易先生是多么胆小,《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振宝,对外人恭敬有礼,对王太太绅士,但冲家中的烟骊发火却蛮不在乎,想想胡兰成的生活也蛮苦楚。他们的爱情不长久,除了胡的多情,还有就是迀就对方的性格太少。
第三点原因是文化背景的不同。胡兰成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极多,散文中也多是古典文学的东西,加上自己很帅气,迷倒万千少女,他说第一任妻子想他得痨病死了,第二任妻子想他得了精神病……胡兰成有些大男子主义,并且不太尊重女性。而张爱玲呢,虽然小时私塾受过古典文学教育,也很小会作诗,但她都不大喜欢,母亲思想很西化,把她影响的很摩登,她又常读西方小说,因此她受到西方思想薰陶的更多。对中国服装史颇有研究,会画画,对色彩线条极为敏感。穿衣服特立独行,身材高挑,可以穿各式旗袍,可以嫌各种女子矮胖,在参加party时穿寿衣,在遇见胡兰成时穿个枣红色大背心。西方的爱情观是爱好自己,中式的爱情覌是照顾好对方而牺牲自己,他们都爱自己更多吧,张爱玲虽然也曾为胡兰成无私付出过,但后来的她是很决绝的。也许这就是两个恋爱专家在一起却不会幸福的原因。
我常想假如我喜欢的人与我差距太大,背景,文化,性格,会去为他学习,会去主动改变,当然也要看对方能为自己学会什么。胡兰成与张爱玲的爱情会是悲剧,可能是双方都太自私,不肯为对方改变吧。两个人最幸福的事也许是:不在乎朝朝暮暮,只在乎是不是朝着同一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