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一:经济规律普遍存在
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
1、我们的社会,只要有人在,就会有需求在;
2、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在,他们的需求就不一样,需求不一样就会有交易;
3、有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有货币就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货币就有宏观经济的波动,有通货紧缩,有通货膨胀;
4、有交易就有信息不对称,有信息不对称,就会有中间商;
5、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情绪、就有舆论、就有外部性。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战俘营里面也存在经济规律,它跟战俘营外面所发生的现象都是一致的。
举例:《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The Economic Organisation of a P. O. W. Camp )
● 文章背景:
这篇文章的作者R. A. Radford 是一位经济学者,在二战时,被当作战俘投到德国人的战俘营里面去了。二战结束被放出来以后,他就写了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战俘营里面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组织和有趣的事情。
● 战俘营里的故事:
有一位随军牧师,他手里拿着一罐奶酪和5根香烟,在战俘营里转了一圈。回来以后,他手里就凭空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来手里拿的那一罐奶酪和5根香烟一点没少。这位牧师可不是什么骗子,他是一位增加福利、创造幸福的商人,他手里拿着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创造幸福的证明。
● 战俘营中的价格与价格波动:
在战俘营里面,红十字协会一个礼拜会提供两次面包,分别是礼拜一和礼拜四早上,每人每次发一份。
每到礼拜天、礼拜三的晚上,大多数人都把面包吃光了,面包价格就达到了最高,比平时多一根香烟。如果有人坚持在礼拜天、礼拜三的晚上不吃面包,他就肯定能赚到一根香烟。
● 战俘营里的货币:
战俘们使用香烟做为货币。有了货币,就有劣币驱逐良币。他们把烟拆了,重新包装,里面混上一些头发丝,卷得又比机器做的烟细一点。
● 战俘营里的通胀与通缩:
每当营房周边发生空袭,人们就变得非常沮丧,觉得差一点就没命了,存那么多香烟干嘛?于是他们就抽起香烟(货币)来了。
第二天早上,他们就发现整个营房都出现了通货紧缩,原来能卖的价格,现在到不了那个价格了。
既然有通货紧缩,那么也有通货膨胀。有一天早上有谣言,传说红十字会要送一批香烟过来,送一批香烟过来,意味着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
● 战俘营里的跨境贸易:
英国人喜欢喝茶,战俘营外面的德国人喜欢喝咖啡,这时候英国人就会把他们分配到的咖啡存起来,偷偷把它运到铁丝网外面去,跨过铁丝网,换外面的茶叶,这叫跨境贸易。
● 战俘营里的户籍制度:
战俘营里面的市场经济也不是完美的,它竟然有户籍制度。在这个战俘营里面,德国人对欧洲人还算是比较友善的,那些来自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南斯拉夫的战俘,他们可以在不同的营房之间走动。德国人最恨英国人和美国人,英国战俘、美国战俘不能到处走动。当然,英国人和美国人如果给点贿赂,也能走动。
● 战俘营里的舆论压力:
有一些人就坚持认为我们不应该进行交易,交易是不道德的,因为在交易当中,经常伴随着虚伪、欺诈,结果有人觉得是交易使人变坏。
还有人认为,交易的数量太多了。有些人为了抽烟把食物都卖出去了,结果他们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伤害,受到伤害以后需要住院,住院就会消耗更多的物资。而这些物资可是属于大家的,大家觉得应该抑制这种行为,不能让人们随心所欲地进行交易。
还有很多人认为,物价的波动也不对,物价波动幅度太高了,他们应该实施基准指导价。事实上,他们真的有过这种指导价,并且曾经实施过。但是当条件发生剧烈的变化以后,这个指导价也守不住了。
● 战俘营中的仇富情绪:
他们对中间商普遍存在敌意,他们认为那些中间商自己不劳动,巧取豪夺。人们特别讨厌那种具有垄断色彩的中间商,比方说有一些中间商懂一种独特的语言,这些人就能够跟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交易。
他们当中保存了很多商业秘密。大家对这种掌握了不对称信息的中间商,特别记恨,觉得他们压低了收购价,抬高了售出价。其实,每个人都从这些中间商的活动中得到了很大的好处。
● 结果:
到了1945年4月12号这一天,美军的步兵师进驻了战俘营,大家解放了。这时候物资都运进来了,稀缺的情况一下子就缓解了。于是原来精心设计,精心维护的种种经济组织也就瞬间瓦解了。
物质的总量哪怕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地产生。
只要制度许可,只要人们有那么一点自由,人与人之间就开始服务,市场就会发展起来,经济也会发展起来。
我们都觉得,在贫困的国家,经济无法发展起来,是因为缺乏投资、缺乏资金,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要有人,只要人们有那么一点自由,市场就会发展起来,经济也会发展起来。
视角二:社会中的各种制度安排,与其说是因为出于公平、出于减少社会矛盾的考量,不如说是关于效率的考量
人世间各种制度的安排,更重要的不是看过去,而是看未来,看它怎么样指导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869年4月6日的美国。
案例:马粪的故事
● 案例背景:
这一天,案中原告请了两个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并在马路上堆了18堆的马粪。堆起来以后,马粪太多拿不动,两个帮工就回去拿车去了。这18堆马粪也没做任何标志。
第二天早上,案中被告看见了这18堆马粪,就问巡逻的人这马粪有没有主人。巡逻的人也不知道这马粪是谁的,也没有让别人搬走。于是被告听了以后,就把马粪搬回自己家里,撒到自己的田里去了。
到了中午,两个帮工带着车过来,看见马粪没有了,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被告拿走了。双方发生争执,最后闹到法庭上。
● 本案的矛盾点:
① 原告的陈述:
自己派两个帮工把马粪堆起来,付出了劳动,所以马粪应该属于他。
② 被告的陈述:
马粪掉到地上,就属于地上的一部分,这个地是公家的,所以不属于原告。原告让帮工把马粪堆起来,只是改变了马粪所在的位置,并没有改变它原来的所有权,所以马粪不归原告所有。
● 本案重点:
这些马粪属于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判决本身对后代人的影响,以及对后代人行为规范的影响。
● 不同判决造成的结果:
① 判给原告:
凡是聚积了人类劳动的财富,你就不能随便拿走它。那人们保护财富所需要的努力就不用很大,就不会抵消财富本身的价值。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积极地去创造财富、积累财富。
② 判给被告:
如果只要看见别人的东西没人看管,就可以把它拿走。那人们花在保护财富上的努力就很大,大到足以抵消那财富的价值。大家就没有积极性去创造和积累财富。或者说他积累的财富也会被他们保护财富的努力所抵消掉
公平背后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它们两者是一体的。
只有那些让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只有那些让社会能够存活下来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
视角三:经济学训练人怎么去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怎么样才能通过想象力来进行正确合理的比较和选择
● “好的”经济学家与“坏的”经济学家:
坏的经济学家仅仅能看到那些可以看见的后果,而好的经济学家却能同时考虑那些可以看得见的后果,以及那些只能通过推测看得到的后果。
● 破窗理论:
一个顽童把窗户打破了,这时候窗户的主人,就要去买窗户,这将刺激窗户的生产。制造窗户的工人接到订单,有了钱以后,他可以去买面包。面包工人又可以去买衣服。这样就推动了一连串的生产。
这种思维在社会中很常见。每一次社会经历灾难(飓风、地震、海啸等),总会有一些经济学者站出来,说这个灾难虽然造成了很大的上海,但它为下一轮就业和 GDP 增长带来的机会。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我们先来看看“破窗理论”的几个变种:
变种一:国家发展
有些国家走了很大弯路,做了一些很错的事情,但回过头来看,幸好做了这些错事,这个国家后来才发展了。比如说,德国经历了二战,日本经历了原子弹,所以后来发展得很快。
其实这两个国家如果不遭遇这些,资本积累会更丰富,经济基础会更好。
变种二:工人就业
老人不早点退休,不把职位让出来,年轻人就不会有工作。同样的,机器会替代工人,如果机器太好的话,工人就没有工作做。所以,机器太先进、老人工作时间太长,对社会发展也不是好事。
我们可以倒过来思考。现在的社会本身时候推土机这种先进的器械的,如果我们不用推土机,就必须依靠大量人工去处理,我们的社会会因此变得更富于吗?如果所有人都提前二十年退休,整个社会会因此变的更富裕还是更贫穷呢?
● 认识“破窗理论”谬误的难点:
我们眼睛看到的是那些我们要应付问题(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人的衰老、工具落后)所造就的就业机会。而没有看到,如果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省下来的时间、资源和劳动力,本可以用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足。
难点便在于:这些省下来的资源到底会用在什么地方?没人知道!所以才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当然,并不是说凡是看不见的都比看得见的重要。只是说,每当做决策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那些暂时还看不见的,甚至是永远也看不见的因素。
视角四:经济学不关心阴谋论,它只关心事与愿违的现象和规律
经济学家关心的,是那些人们出于良好的愿望而产生的有害的经济政策,那些事与愿违的现象。
举例:现代社会中那些事与愿违的现象
① 最低工资制度,本来是要保护穷人的,它真的保护他们的利益了吗?
② 同工同酬制度,本来是要保护那些弱势群体的收益的,但它最后保护他们的收益了吗?
③ 福利制度,本来是让那些没有依靠的人能够找到依靠,最后这些群体的生活,是变得更好了,还是变得更糟了?
④ 为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我们颁布了各种的法律,最后这些动物的命运是更惨了,还是更好了?
⑤ 我们鼓励循环利用,本来是要保护地球的资源,但是循环利用的政策,最后是破坏了环境,还是保护了环境?
每当我们看到社会上有各种各样不公正、不如意的现象,很多人的第一直觉就是要让政府立法,阻止这个事情发生。一旦法律通过了,大家就会觉得事情画上了一个句号。
经济学家不这么看,为什么?因为人是有能动性的,在这个新的法律下,每个人都会有他的对策。最后局面、事态的走向,会跟我们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