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又发朋友圈了!各种富(福)、高(尚)、美(闲)—晒!”
雅琴浮夸嘶喊着,左手夹着手机,与她红黑色眼镜框成45度角,右手食指在白亮的屏幕上麻溜利索的推动着,似哗啦啦的河流,汇入无边无际的大海。
“ 5点钟晒小区周边跑步,8点钟晒舞蹈室跳芭蕾舞,12点晒与父母儿子一起游玩,下午5点钟晒共进豪华海鲜大餐。”
雅琴说:看到这些,我的心凌乱无比,对比自己的生活,简直惨不忍睹,她拿着老公赚的钱给父母花,我加班累成狗还不够花。
雅琴一边感概,一边捶胸顿足,嘴里念叨着:我的美好生活哪里找?
小眉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抬起黑白色眼镜框,直勾勾看着她说:难道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展示出来的都是被处理过的,真实的故事永远在背后。
手机那头是这样一幅画风:她的朋友圈里也是各种晒,晒旅游,晒美食,晒购物,勾起自己的虚荣心,翻开相册,顺势发个朋友圈,一个不够,发2个,甚至早中晚各发3段,刷存在感,碎片化时间里,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到正事时,哭着喊着时间怎么过的那么贼,无限感概时间一去不复还。
朋友圈那端,仿佛跟电视剧一样,不需要买菜做饭,不需要喂奶带娃,不需要上班赚钱。
人天生拥有一颗好奇心,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一不小心就被身边的奇闻逸事像磁铁一样吸引过去。
诸如各大娱乐新闻媒体或视频,就是专门博取大家的眼球,也不乏这一类型的自媒体火爆起来。
2016年,自己也懒了,基本没怎么看书。
有一天实在觉得内心有愧,背起背包进入公司藏书阁这个久违的地方。在入口处碰到一个同事,打了个招呼,便找了个角落。
看了一会就犯困,去杂志区找读物,抓起一本《读者》,2个小时就过去了。
但那天回来后,就听到同事在说:某某天天去看书学习,真的是厉害!
我去……
我们总是习惯于做引申:看到一个人在旅行,就假想他每天都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在看书,就脑补他博览群书。
于是,将美好的他与糟糕的自己类比,自然自卑。
但事实是:本来这个假设就有问题。
熟人交往,总是容易产生对比,对比就有情绪。
但如果是陌生人,那问题就不一样了。
比如我们关注一个微博账号,他再好,也跟我没关系,反而是淡然。
做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去知乎上看一个回答,觉得不错,便点个赞,再换个回答看。但如果突然间发现是朋友的发言,那情绪就不一样了——天,他竟然这么厉害了!哎,而我呢!
理解了这一层后,我逐渐远离了朋友圈。与其花时间去感叹,不如去看点有帮助的新闻。
这一年,我没有关掉朋友圈,但刷的次数已经减少到一天一次。剩下的时间:
* 收听了十点课堂:《刘墉谈处事情商》和《听蒋勋讲中国文学》
* 把公众号 [有衡写作 ] 最近的文章学习了一遍。
* 订阅了得到每天听本书-成甲说书专栏,看了一系列效率类文章。
* 收听了「得到」里的「逻辑思维」和李翔知识内参。
反而内心更加平静。
小结:
人是习惯于对比的,但在对比的过程中,有两个人性弱点总是让我们感觉到自卑。以朋友圈为例:
1. 对比的对象会美化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们看到的,始终是高于他本身的情况。
2. 我们会刻意拔高对方的行为。对方表现的是 1 ,但我们会脑补出 10 。
于是,在对比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会天然地占据下风,情绪也自然会有波澜。这一类情绪,很多时候都是负面。
我个人的解决方法很粗暴:
1. 避免和熟人对比。如果看状态,就看陌生人的,比如微博。
2. 将多出来的时间用于自我提升。毕竟这才是让自己心安的最有效方法。
最后,总有人会说:自己安静,便能屏蔽外界的一切。
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如果这也是习惯,那么可不可以从微习惯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