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日更第10天]前几天读《写作者说:他们如何写好故事》一书,觉得其中的几个小故事非常有趣,令人回味无穷,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个故事:不要太依赖网络
作家郭玉洁在家附近租了个小房子专门用来写作。一个很小的房间,关键是没有网络。她说:“我必须在那里才能写东西,一个礼拜去三四天,通常是下午,其他时间还是要上网,毕竟在新媒体工作。”
记者问她:“要上网查资料怎么办?”
“不需要。”她回答:“其实我们太依赖网络了,写作更多是个人的孤独创造。资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有需要的我就标记一下,回家再查。”
思考: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一直在刷手机还美其名曰“查资料”。
第二个故事:语态
记者问杜强:“写稿的时候觉得最难突破的是什么?”
杜强:“最难的是找到一种声音、一个情绪、一个语态。结构可以提前设置好,但是语态如果找不到,就很难开始。我会一直盯着屏幕,在脑海里试各种风格、语态,如果找到了,就会写得很快。比如太平洋大逃杀开头的那句话,写出来之后就很好写下去。我第一次找对语态是写陆步轩,开头我到现在都记得,“老陆晚上喝多了,高兴”,有一种中年男人失败又有点轻松的感觉。这种感觉如果找对了,会一直留在脑海里,之后写出来的都是那样的风格。”
思考:说不清楚,好像我有几次也如此接近这种感觉。但是现在写文章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思考:下面该写什么了?我现在写了多少字了?这大概就是小白到大咖的距离吧!
第三个故事:40岁写作
记者问傅踢踢:“专职写作这件事,20岁、30岁跟40岁开始有什么不同吗?”
傅踢踢:“专职写作这件事,20岁、30跟40岁开始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人理解是不同年龄的心态阅历和表达能力不同,其实我想说的是生理层面的不同。”
“对于写作者来说,存在一个时间窗口。20岁的时候,写东西都是很快的,很多东西看一眼基本上就能记住。可是30岁的时候再去写同样的东西,如果没有系统的训练方法,没有出色的记忆能力,光素材积累这一项就很难做到。40岁的时候,当你想用一年时间创作出一部长篇小说,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和精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了。
思考:40岁开始写作是不是晚了点?我想:40岁开始写作,在体力上的确是比不了20岁,但是也有优势啊!40丰富的阅历,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是20岁无法比拟的。再说了,只要多锻炼,保养好身体,40岁一样是最好的年纪!
第四个故事:写长篇和跑马拉松
记者:“写长篇像是跑马松一样吗?”
路内:“形式上有点像,但是它和体育运动没有半点关系。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跑马拉松,但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写小说,所以我们把“写小说”比喻成“跑马拉松”。如果我们都是一群瘫痪的人,只能在家里写小说,而我们中间只有10%的人能够跑马拉松。那你这个问题就倒过来了。“跑马拉松是什么滋味?”其实就和写长篇一样。”
思考:“如果我们都是一群瘫痪的人”这个比喻有意思。作者和读者也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不是启发我们,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要多角度看问题。
每次读这样的书,都感觉是在和业内的大咖对话,会有很多思考和启发。有些问题现在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我相信终有一天,随着不断的学习,我和大咖会有一场真正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