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是内心引力心理研习社《觉察与疗愈》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场。
这场活动,骆宁老师把下半场的时间全部交付给我,也给了我更多机会去体验带领一场活动。
这次的主题是《我们不是孤岛——人际关系主题探索》。其实从接到这个任务到活动开始,有一个礼拜的时间。
但是这个过程中,我几乎把这件事都抛到了脑后。
周五傍晚,我跟骆宁老师通了电话,再次确认了他上半场的内容,准备找点感觉细化自己的部分。他告诉我,如果有压力也可以他来带。
我很坚定的跟他说:不用!
然后晚上十点多,我告诉他我还没开始细化活动。
他说我心可真大。
是啊,距离活动时间已经不到24小时了。但我没有焦虑,也没有自我怀疑,心里反而是一种笃定的感觉。我知道我可以。
于是睡前,我把第二天活动要用的音乐确定好。也不知道活动流程都还没定下来的我为什么那么确定要这几首音乐。
但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了。
于是,洗洗睡吧。
周六一早醒来,脑中突然回想起高中时候自己写的一首诗——生命中。
生命中,不断的有人离开或进入。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
记住的,遗忘了。
生命中,不断的有得到和失落。
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
遗忘的,记住了。
然而,看不见的
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
记住的,
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2007.05.27
有了灵感后,我立即爬起床来,在脑中把活动流程过了一遍。
虽然在孤岛体验的环节引导语上,还有一些卡壳。但已经够了。
我接纳那部分不完美,也感谢内在智慧指引了我方向。
晚上,在场域里,我跟随着现场的动力,去引导,去推动。
发现活动的整个流畅性,比我在家里脑中预演的任何一次都更顺畅。
我想起骆宁老师跟我讲的,当我们把自己当成一个通道,只是接收我们内在最高智慧的指引,然后把它传达出去。这会比我们用脑子去做任何充足的准备的效果都来得好。
是啊,那个我是当下的我,临在的我,便成就了难以预演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