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了初三学生的一轮复习,课上的流程基本为知识梳理——例题讲解——课堂练习。具体教学时,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按照自主学生(倒计时)——收集答案(投票或拍照上传)——学生讲解(部分问题小组讨论)——老师点评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这个过程看似很合理,课后查看课堂数据的时候,也会发现数据很漂亮,但我自己总是感觉“差点意思”。看似以生为本的教学中,我的学生真的学会了吗?在教学中我的作用是什么?
周四下午去坪山实验观摩了一节市级公开课,省名师王艳丽老师授课了一节八年级复习课《图形的变换》,这节课让我大有感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于每一个基础的概念,王老师都会在PPT上展示出“教材说”和“你说”两个环节,让学生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要求不要说书本上已经有的。在这个过程中,把潜藏的知识、方法,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挖掘出来,同时帮助学生在复习课上去建构自己的逻辑体系。在课上,同学们认真思考,并且在上一个同学回答自己的看法后,发生思维碰撞,基于上一个同学的回答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东西来。一节课,教师讲的看似很少,但是传统复习课上教师要反复重点强调的知识点,技巧,解题方法,在这节课上全部都清晰的展现了出来,同时,也真正的做到让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个教学环节让我大为震撼,同时也在思考,为什么她的学生可以在她的引导下,如此清晰的表达出平时需要我们教师格外去讲解的知识点、解题方法?我的课可不可以这样做?老师看似在课上做的很少,但是背后又下了哪些功夫?
反思我的课堂,我想到了一个点,王老师的课如此精彩,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必不可少的,她非常注重教材内容的整合,也对学生的学情了如指掌。我不禁问自己,我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每节课都由我来进行知识梳理的环节,有些任务是不是可以交给学生课前完成?学生在复习这节课前的水平是怎样的?哪些内容需要精讲,哪些是可以一带而过?这节课复习后,学生能否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还有最关键的是,我在设计一节复习课之前,是否有去考虑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是否引入了情景,能否设计逻辑更紧密的问题串去驱动教学?
一节课的内容看似很少,但是需要我消化的东西却特别多,我想到了大家常说的一句话“无学习,不教学”,从前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在课堂开始之前,学生要进行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去学习。而现在,我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个“无学习”,也是指向老师,在进行一堂课前,我同样需要去学习,去思考,去了解学生的起点,去精心设计,然后,才能开始我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