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七律》是2019年1月购买的,已经初读过一次,感觉自己没有深入思考,所以记忆不深。由此发现自己读书的弊端,不能深入思考,虽能坚持,但所获很少。再一次读这本书,才发现许多精彩。
《教学七律》是美.约翰.格力高利著。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因为比起其他书来说,实在是很小巧,只有100多页,8万多字。作者出生于1822年。与同时代的孩子一样,他学业优秀,17岁就成为了一家学校的教师。后来继续通过学习担任了学校的主管,他的教育主张获得了更多的认可。1867年格力高力博士担任了伊利诺斯州工业大学的校长,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和天才的教师,他留下了这本使许多教师受益的著作。格力高利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教学观,不加掩饰的绝对主义。热爱真理,热爱学生、热爱教材,当他的身心被这些热爱所激励时,定律就变成了学习工具,用来教育下一代的强大工具。
书中强调的七项定律为教师提供了衡量教师方法和效果的可量化工具。
广义的角度说,教育包括一个婴儿逐渐转变为一个智慧成人的所有步骤和过程。教育其实就是两件事情:能力的发展,知识的获得。儿童的各方面能力都不完全,所以教育作为一种艺术首先任务是通过各方面的定期训练培养能力,直到他们的能力和技巧,通过训练和成长得到完全发展。这种训练可以包括体能的、脑力的、或者道德的。
儿童开始是无知的,教育同样需要传播知识。这就是教导的工作。教传授那些有益于获得其他认识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递,这两方面加在一起就是教师的工作,我们最终努力的结果就是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度过有意而幸福的一生,也可以持续不断的从日常生活及一切可用资源中吸取知识。
七大定律,包括教学定律、教师定律、学习者定律、语言使用定律、课程定律、教学过程定律、学习过程定律、复习定律,都是实用可操作的方法经验。
这本书是一本经典教育名著,作者在100多年前的教育论述就能总结出简明精准的七大教学定律,言语准确,没有高谈阔论,没有华而不实,都是作者详细考察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得出的经验,让众多的教师和学子受益。虽然这本书最初是为教会学校而写,但其实用性已经大大超出了原有的范畴,所讲的原理和规则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铭记于心。
好书不厌百回读。之前看过曾国藩传,知道曾国藩能从一个资质平庸的人成长为历史名人,他在读书上就有一套独到的方法。“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如果不读通、读会,绝不摸下一本书。每天早上还会练字半小时,每月写几篇文章,做几首试都是规定好的,从不间断。对比之下,让人汗颜。我自己在读书上有很多烂尾书,买回来很多新书,刚开始非常认真,读到一半,就不再坚持。又翻开另外一本书,所以学到的都是一些皮毛,书中言语的精髓往往领会不到。自律的人最优秀,反思之后,更要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