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时空那边——读王国刚长篇科幻小说《天地奇旅》
来源:安徽文联 | 范倩倩 2017年08月31日11:08
从长篇科幻小说《追捕克隆人》、《21世纪——克隆人国向人来宣战》到《嫦娥之梦》,再到最新的《天地奇旅》,从克隆人、载人登月飞船到太空遇险、星际旅行,王国刚先生的科幻小说始终对科学的最前沿领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关注。他最新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天地奇旅》所涉及的,是地球人始终在关注的外星人、星际之旅、太空移民等热门话题。
然而,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并非神奇的外星人,也不完全是光怪陆离的外星球和令人惊悚的太空之旅,而是从头至尾贯穿小说始终的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无限憧憬却又无比焦虑悲喜交织的复杂心态。
这种独特的阅读体验的产生,首先与这本小说的叙事节奏有关。小说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但一开始就以十分紧张的叙事节奏呈现出来——发现一颗小行星即将撞上地球的紧急事件,“届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小行星将在地球表面撞出一个直径200公里以上的大洞,地幔岩浆猛烈喷发。大爆炸和岩浆喷发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将使地球表面平均温度高达100℃以上,江河湖海的水全部沸腾、汽化,动植物在短时间内全部死亡。撞击产生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将弥漫整个大气层,阻隔阳光达数年之久,整个世界被一片黑暗所笼罩……”
这样可怕的后果引起了上至联合国下至普通民众的普遍恐慌,也强烈地吸引了读者的目光。终于,驾驶着航天飞机的艾尔华等三位宇航员发现并击中了目标。“地球得救了!人类得救了!”。然而一口气还没喘匀,科学家们很快就发现:被击中的并不是什么小行星,而是一艘访问地球的外星人飞船!
人类旋即又陷入担心被外星人报复的境地,这种后果恐怕并不比小行星撞地球好到哪里去。果然,科学家发现又一艘外星人飞艇朝地球疾驶而来……
在全人类失去理智般的极度恐惧中,作者话分两头:一方面外星人在讨论着是不是该给野蛮的地球人一点颜色看看;另一方面地球上的科学家也在讨论是攻击外星人“御敌于球门之外”?还是尝试与外星人沟通求得他们的谅解?面对太空威协,几乎一筹莫展的地球人在高度紧张中阴错阳差,一位太空导弹操纵员的失误导致对手“一枚相当于5亿吨梯恩梯当量的质子弹闪电般地扑向地球太平洋……”
虽然是一个灾难性的糟糕结果,但总比处在未知的极度恐惧中要好一点。可是,太空敌情仍没化解,人类与陌生对手的沟通存在障碍。经过一系列智慧努力,双方取得了联系。科学家们刚得知外星人来自璨星,就面临艰难的抉择——地球人须派一位使者跟随到他们的星球,否则……
为了70多亿人的安全,人类被迫“丢卒保车。”勇敢的宇航员艾尔华慷慨悲歌承担了人类使者的角色。地球危机暂时解除了。
然而,艾尔华能否平安到达璨星?他会被外星人怎样对待?他还能否回地球?读者的心一直悬在半空中。直到最后,“天外游子”艾尔华平安归来,读者紧张的情绪才得以缓解。
在我看来,这种紧张的叙事节奏其实是作者焦虑心态的外化。为什么焦虑?源于当代和未来地球生态不可预见的变化。当下,大多数人都沉浸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给生活带来的前所未有改变的喜悦中。就像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其新著《第四次工业革命》(李菁译,中信出版社 2016 年 6 月出版)中称:“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其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丝毫不逊于前三次工业革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3D 打印,每一个名词都足够现代人兴奋和自豪。然而,正如作家刘震云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所说的那样:一个民族的知识分子除了要考虑这个民族的过去、当下,最重要的是考虑未来。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眼睛也像探照灯一样,要照亮这个民族的未来。
我想,正是由于看到了地球与人类云谲波诡的未来,王国刚先生才感到焦虑。在这部小说的第二十章里,作者专门设置了一个章节“璨星昔日”。原来,高度发达的璨星人也有着惨痛的过去。他们原来生活的星球叫哲星。“哲星人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赖以生存的土圈(即陆地)、水圈、大气圈污染严重、环境恶化;另一方面,人口却无节制地大量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剧增。不顾子孙后代的掠夺性开发,导致哲星上森林锐减、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当气温升高到哲星人难以忍受时,失衡的生态环境终于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植物枯萎,动物大量死亡,更要命的是空气成分发生了改变。”
既然这个星球不适合居住了,那么就移民太空吧……
当下在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太空移民不是梦”。美国科学家甚至已经提出了几个太空城的设计方案:一种方案是,把太空城设计成一个旋转的圆筒,圆筒的一端对着太阳,另一头为半球形。一座半径为100米、长4000米的圆筒太空城大约可容纳1万名居民。另一种设计方案是轮状的、供中心旋转的太空城。太空城的直径2800米,轮圈本身的直径为300米,轮的外缘是太空城的地面,轮的内缘是太空城的顶部,“屋顶”由透明材料做成天窗,阳光从天窗射进来,经过调节,使太空城明亮且温暖如春。这些方案看起来美丽、梦幻,令人神往。
然而,王国刚却在新作《天地奇旅》里借外星人的描绘了哲星人在太空移民时的情形:“统治者当局对‘太空移民’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挑选,包括智力测试、体格检查、心理检测和遗传检查等,以确保‘移民’人种从智力到体格的绝对优异。”
没被选上的人,无异于被判了死刑。于是,忍无可忍的留守者们发动了暴动,可每一次暴动都被当局血腥地镇压了下去。其镇压的残酷程度,使后来观看影视资料的一位资深历史学家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倒地而亡。
经过精心挑选成为“太空移民”的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到达另一个星系的行星——璨星后,大部分人由于不适应相异于哲星上的气压和大气成分而痛苦地死去,只有一小部分人住进了人工构筑的巨大“生态室”内。经过艰苦难熬的漫长适应和训练,在“生态室”内生育出的第四代人中的一小部分身心最强壮者才走出了生态室,成为第一代璨星人。
由此,在我看来,在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想象性建构设计上,比起相当一部分科学家们描绘的乌托邦式的“星际移民”美丽未来,王国刚先生描绘的“太空移民”似乎更让人信服。
科幻小说是作家凭借天马行空的神奇想象力描绘出的未来生活的场景。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科幻小说变成真实生活场景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雨果•根斯巴克在《拉尔夫124C41+》中写到的视频通话、阳光电站和雷达;阿瑟•克拉克设想的卫星通信、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建立空间站;儒勒•凡尔纳描述的潜水艇和直升机;H.G.威尔斯预言的原子弹爆炸带来的健康问题和坦克的发明;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在《星际归来》中提到的数字图书,这些都已经走出科幻小说真实地出现了,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丰富了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科幻小说在自然和技术领域作为新知识增长点的价值。美国宇航局甚至提供经济资助去探索科幻文学中可能的新的宇航方式。科幻小说《神经浪游者》成了一段时期内世界各国规划未来网络发展的参考读物。再结合目前生态环境的现状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天地奇旅》中璨星人的过去很可能就是地球人的未来。
在《天地奇旅》中,让人焦虑和悲哀的不仅仅是地球环境的严重破坏和太空移民的艰难,还来自于作者对人性的反思和拷问。这是当代文学作品一个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母题,一般的科幻小说很少涉及,但我们在这部科幻小说中欣喜地看到了王国刚先生对此的深度探索。
在小说中,外星人赠送给地球人四件超级高科技礼物:从水中提取氢核聚变的掌控技术、人体免疫素制造技术、冷光发生器、初级宇宙飞船制造技术。有了这些超级高科技,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将不会出现;人类的寿命将会延长到四五百岁,一些人甚至能活到一千岁;地球上的核武器将变成一堆堆废铜烂铁,人类再也不用生活在核恐怖的阴影里;几件超级高科技礼物的使用,将会划时代地使地球人的科技水准向前跨越至少两千年。人类会因此而避免毁灭、走向发达。可是,由于人类社会的现状、人性中的贪婪、自私,艾尔华冒着生命危险带回来的高科技礼物被束之高阁,不得使用。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悲哀、惋惜、愤怒呢?
尽管这部小说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美好寓言,我始终认为好的文学作品也绝不是写来让人感到绝望的。王国刚先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在这部小说里一方面写出了对人类未来图景的深深忧虑。同时,他还写出了人类面对巨大灾难时的众志成城和璨星上高度发达的科技和童话般美丽图景所给予我们的对未来的美好期昐。
科幻小说的阅读者大部分是青少年,当然也有众多成年人。如果他们在阅读这本书时能油然而生一种对人类未来的关注和真诚期待,伴随着某种不由自主的困惑和焦虑,并因此而警醒,生发出要为人类的未来做点什么尤其是创新与发展的念头,那么我想,这也应该是《天地奇旅》作者创作本书的初衷和希冀达到的目的之一吧。
作者单位:安徽省文联文艺理论室
2017年7月30日于合肥。
附:王国刚简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副主席、合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现就职于安徽省文联。发表各类小说、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童话、寓言等200余万字。代表作有长篇科幻小说《嫦娥之梦》、《追捕克隆人》、 《21世记—克隆人国向人类宣战》、《天地奇旅》,长篇小说《淹没的地平线》、散文集《梦幻般的湖》等。作品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