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倾颖 | 原创文章 | 禁止转载
1、
每个人的潜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标准性”的东西,一但它传达的情愫占据人性的主要地位,便会产生一种标准上的错觉,就开始用这个标准去衡量别人,所产生的效应就是“看不起别人”、“讥笑别人”、“诋毁甚至攻击别人”,这种偏见性的东西会蔓延整个灵魂。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白人对黑人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这源于白人心中那套以傲人的白色肌肤为尊贵的标准。主人公的父亲是个博学多识的人,他无视这套标准,还帮助被冤枉的黑人打官司,用他的包容去理解每个人的与众不同。虽然最终官司还是输了,但这种勇敢无畏、包容万象的做法对主人公和她的哥哥影响颇深。
父亲告诉主人公:“除非你穿上一个人的鞋子,像他那样走来走去,否则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
当你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不能用你内心的那一套标准去衡量别人,你不能因为别人缄默不语就说他思想有问题,你不能因为某些人长年累月宅在家中就说那个人精神有病。这样做有失公允,还显得你尖酸刻薄、低俗、没情商。可能对你来说仅仅是一句话,而对被衡量的人就是万丈深渊。
记得曾经有个同事拿起邻桌同事的手机看了一眼,说道:“哎呀,你还看小说啊,还是网络小说,太低俗了吧。我觉得吧,还是多看看历史、人物传记才好······”当时邻桌同事窘极了,瞬间红了脸。
后来邻桌同事怎么也不愿再和这位同事有过多交涉,关系从泛泛之交成了面上过得去就行。
本质上而言,你无法接受的思想,不一定就是有问题的;你无法理解的,不一定就是不对的;你迫切想要得到的,也也许是别人费尽心机想要丢弃的;你羡慕不已的,也许是别人习以为常的。
2、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说道:“中国人蜂子孵蛆的心理太重,只管诱劝人“类我类我”!比方我喜欢谈国事,就藐视你读书;你欢喜读书,就藐视我谈国事。”
可能好多人在无意中躺枪了,也许这种标准,这种“类我类我”的做法能让自己的存在感增强,能让自己的自信心加倍。殊不知,就是某一个词,某一个表情,都显露了你的无聊浅薄,别人早已烦透顶了你。
有位书友评价美学大师朱光潜说的这番话:
“这话说的太对。但凡和我不同的皆要蔑视,或者通过蔑视/规劝,想让你跟我保持一致。我觉得这一点在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上尤其明显。化妆的人觉得不化妆的土。不化妆的觉得化妆了的假。南方人觉得北方人过于直接。北方人觉得南方人斤斤计较。大爷大妈觉得不结婚不生娃的人生怎么能算人生。然后疯狂催婚逼婚。”
可不就是这样,有很多家长都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为其规划定制未来人生路,你可曾问过孩子,这真的是他想要的吗?也许你的孩子早已厌倦了被安排、被要求、被你的标准束缚。
一套自我标准所产生的的偏见,表现在行为上、言语里。对别人是信任以及亲和度的碾压,对自己就是个人魅力的诛杀?
你可以保有自然就是美的理论而不化妆,但一定不要鄙视那些化妆的人;你可以高贵傲娇做一个爽快的不婚族,但一定要对那些婚后遭遇不幸还不愿离婚的女性保留包容,不要耻笑她们懦弱,不要看不起她们的不够独立,也许她们只是舍不下对家庭对孩子的爱。
3、
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以前的我总觉得体制内的工作太过于稳定,稳定久了便会生出安乐,结果就会安乐死,所以对那些体制内的有过偏见,觉得那样安逸的生活泯灭了我们青年人的斗志,磨灭了作为一个人的动力和生机,甚至在安逸中不去思考,没了思想,就如死尸一般无灵魂的飘来荡去。
其实不然,我没有身处体制内,怎懂得他们的艰辛和不易?他们也会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思考如何力争上游,也会在看似一辈子稳定实则危机四伏的氛围中奋力抗争,甚至面临着有可能会被科技创造出来的先进所替代的危险。
我一个体制内的朋友说:“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一切每时每分都在变化,没有一成变的东西。你若眼光只停留在一个地方,只盯着标准化的东西看,迟早会被吞没在固有化里。你若总是用包容的眼光看待一切,你的胸襟会更宽广,你的温和度便更高,蕴含的能量会巨大无穷。”深以为然,感慨万千。
对这个世界上的种种应该保有包容的态度,不是只有体制外的工作能调动人的危机感,体制内的工作一样需要努力拼搏;不是只有红色的玫瑰才好看,粉色的同样好看,白玫瑰也别具风味;不是只有豪华餐厅吃饭才有情调,小吃摊也能给你带来美妙味蕾体验;不是只有北方的牛肉拉面可以做早点,南方的炒粉干同样可以做早点。
想起前同事所说的那句:“那边的人是不是有毛病,怎么能把炒粉干当早点。”我只能无语笑笑,心里思忖:为什么不可以当早点呢?
这个千奇的世界就是应该有千变万化五彩缤风的色调才可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