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办公室科员朋友最近问我:“每当我和领导汇报工作时,领导总是不开心,但是同事去汇报时领导就很开心。”他很不解,为什么同一份工作,不同的人汇报差别会这么大呢?
今天就给大家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在心理学中我们称认为在决策时,人们愿意接收框架影响。研究框架效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一个问题说起——亚洲疾病问题
亚洲疾病问题是丹尼尔·卡尼曼在1981年提出的行为金融学的经典例子。
这个例子的形式是这样的:
美国正面对一种不寻常的亚洲疾病冲击,600人可能死亡,现在有A和B两种治疗方法。方案A:200人会获救;方案B:600人全部获救的可能性为1/3,全部死亡的可能性为2/3。结果72%的人选择方案A。
如果换了另一种表述方法:方案A:400人会死亡;方案B:无人死亡的机率为1/3,600人全部死亡的概率为2/3。这一次,78%的人选择了方案B。
其实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两个方案说的是一样的。但是仅仅是换了一个说法,为什么结果差别这么大呢?所以卡尼尔认为这个一个心理学问题,在我们描述问题的时候说法不一样,就造成了参考点的差别。
参考点差别:
在第一个方案中,参考点是获救,那么获救是什么,获救是收益。在收益的情况下,人们是有风险厌恶的心理的,人们喜欢确定性,不喜欢冒险。所以人们选择A的人多。
第二个方案中,参考点是死亡,那死亡就是损失。在损失出现的时候,人们希望通过冒险来避免损失,所以选择B的人居多。这个问题和之前文章中描述股票割肉的例子是相似的。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就是所谓的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是一种心理学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分为风险选择框架、特性框架和目的性框架。
风险选择框架就是我们刚才研究的问题,人们在有收益的时候对风险是有厌恶的。
特性框架指的是人们的心理中存在着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当问题被人以积极的形式描述时人们就很开心;当问题被以消极的方式描述,人们就不开心。
举个例子:
当肉贩在卖肉,他卖的肉当中有75%的瘦肉和25%的肥肉。假设消费者都是偏爱瘦肉,他在和消费者描述时,如果采用积极的方式时,他就会说:“我卖的肉四分之三都是瘦肉”。如果采用消极的框架描述就是:“我卖的肉有四分之一的肥肉”。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当医生和手术病人家属描述说,这个手术是有风险的,你们要考虑做不做。一种说法是有10%的概率会死亡;另一种说法是90%的成功率。哪个让人更开心一点呢?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故事书,说有一个人做了个梦,然后他去找人解梦。第一个算命先生说,这个梦预示着你家里人比你早死。他很生气的把算命先生打了一顿,然后觉得不准,去找另外一名算命先生。第二个先生说,这个梦预示你比家人都长寿。很明显,通过积极框架描述差别是很大的。
目的性框架:
目的性框架是说为了达成某种目的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目的性框架在企业营销中经常会用到。
举个例子:加油站90#汽油售价5元每升,但是你要是用信用卡或者网银支付每升油就要加1毛钱。然后A加油站的标语是这样的:“90#汽油5元每升,用网银和信用卡每升加0.1元”。
同样在A加油站对面的B加油站标语是这样的:“90#汽油5.1元每升,用现金支付每升立减0.1元”。
同样的一个问题,加收是一种损失,大家都不喜欢损失。这和我们平时买菜也是一样的,你要一斤西红柿,有的商家喜欢一次多拿点,然后超出一斤就拿出来点;有的商家喜欢少拿点,然后不够一点点往里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