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让人反思的句子,人生感悟,温暖人心,反思人性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

这是《呐喊》自序中的话,鲁迅先生写下时,大概在回忆回去,也在思考未来。大多情况下,人们更想在回忆二字前加上美好两个字。但回忆的本身便是伴随着开心和痛苦,对文人来说,怀古伤今是常有的,所有逝去的,都回不来了,不应该有些伤心么?虽说伤心但偏苦于不能全忘却。对普通人而言,回忆,是那些透过岁月洗涤而依旧弥新的事,零零碎碎的记忆点,拼凑成一幅幅曾经让自己开心或难过画面。回忆本身也许就是酸甜苦辣的东西,好比生活。

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留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了, 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这是“狂人日记”由来的对话,起初写“狂人”时,鲁迅半推半就,有些敷衍的将文章完成。可那些故事大概是多年的呐喊。铁屋子这个比喻很是贴切,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着反思意义。也许大多人都生活在这“铁屋子”里,而且屋子“万难破毁”。有人或许醒着,能感觉到就死的悲哀,可不少人醒了,只是能感觉到临终的苦楚。

“是的,我虽然有我的确信,然而说道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她之所谓可有。”

也许鲁迅已然确信铁屋子万难破毁,但是谈到希望,却不愿抹杀。就现代而言,对于未来这个主题,每个人或多或少感到迷惘,奋斗看不到希望,努力得不到回报,这样的事,是常有的。于是“丧文化”流行起来,对于那无望的漫无边际的未来,不愿再奋斗。可希望这东西,也许只有相信才会存在,好比佛法中的“信则有不信则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鲁迅的学生徐梵澄先生回忆说:记得(鲁迅)和我讲起几个禅宗的故事,当时只觉得有趣罢了。我至今尚未曾听过一次...
    惊人的真的大黑暗阅读 4,798评论 4 5
  • 今天上商业洽谈课的时候,老师说了一段让我挺有感触的话,大概的意思就是,眼前发生的一件事,对有些人来说,可能过去了就...
    不慌不茫阅读 936评论 0 1
  • 妈妈,今天是双12,有咱家快递没有? 没有!我们没有什么可买的! 可是今天是买一送一啊! 现在的小孩子不得了啊!很...
    诺兜妈阅读 1,371评论 0 0
  • 早上起来,手机正在充电,开机的时候却提示必须得恢复出厂设置,数据已损坏!万般无奈下,只能开机,恢复出厂设置了,可惜...
    选择爱自己阅读 1,2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