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吃完点心,孩子拿着水杯从我身边绕过,刚好蹲着茶壶边倒水。砰一声,转头看见,孩子趴在地上,一脚在台阶上,另一脚已划过台阶下,膝盖也磨破了皮,一点点血丝渗透出来。
因为我蹲在这里,孩子的脚踩在台阶上防滑垫子的外边,恰好台阶上有水,就滑下去了。
孩子半蹲着,看着伤口,不知所措,同班的孩子围上了几个,看着,叫唤着。我转身在教室拿了一把凳子,让孩子坐下,餐巾纸放在在伤口的下以免渗到鞋上。
此刻,有一位保育老师经过,叫了几声当班的老师,没有听到叫唤,并未停一下帮忙,而是转身离开。看到一身的冷漠,我都懒得叫唤。
我跑一下,校医室拿来了创可贴和碘酒棒。听到一些触目惊心的话:是在哪里摔跤的,上面还是下面,再不说实话,我就调监控。叫你跑慢点,跑慢点,还是跑太快了,摔跤了。
两位老师围着却没有着急去解决问题,却在追责任,有点不可思议。
孩子当下已经情绪失控,哇哇大哭,5岁的娃,在摔跤后的疼痛和老师的追责双重下,能不崩溃吗?
我把过程简单的向他们阐述一下,并给他消毒,贴上创可贴,虽是皮外伤,但是疼痛时存在的,孩子来说已经很痛了!
过了一会儿,我还可听到,凑巧我又去倒杯水,听到保育老师在喃喃自语:哪里有水,本意上就是我撒谎了!
下午临放学的时候,孩子来找我:老师,能不能给我换一下创可贴,出于快放学时的考虑,
我说,你回家时候叫妈妈重新包扎一下,
自始至终,整个过程都是我在收拾的,者师带孩子离去,垃圾也收我收拾,没有一个人说声:谢谢。
这就是孩子教养,也是老师的教育方式?
反思:
1 在孩子情绪崩溃中,我们不是再先问安慰再去追责吧?
整个事件过程中,我觉得作为老师是孩子的引领者,作用在哪里?把整个过程推卸在孩子身上就完事了,这样可行吗?
孩子摔跤了,事情已经发生,孩子很痛,需要的是安抚、认可和保护。
而老师在干嘛?在追责,这把这个事情推卸给孩子身上。而不是在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2学校是一个爱的场域,是学生成长的环境,为什么不是本班的孩子就可以冷漠的无视的过去吗?
这种人情世故,你是领导,我高看你一眼,你是默默小辈,我就视而不见。在这里,这一刻,让我感受到淋漓尽致,人情真的自私。
3当下的孩子总是那么傲气,没有礼貌,是不是父母的问题,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有待提升呢?
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