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是数学课里拉分最多的题型,是从孩子低年级就困扰父母的问题。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应用题可以轻松得满分,自己的孩子半页红圈?
很多家长说孩子错题后,我帮他读一遍就会做,他自己读题就很容易错,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这问题的根,我认为得从家庭成员“说话”这事谈起。
咱们知道应用题都是用文字加图片的方式呈现,孩子的学习困难通常表现在如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识字少。
2.不理解文字含义。
3.不理解数量关系,逻辑混乱。
4.计算技能不足,或解题途中搬运工没当好。
这四点里1.4都可以通过恶补疗愈症结,唯独第2.3点题意和数量关系的理解是最让孩子思绪肠梗阻,使家长无从下手的痛处。
应用题解答困难根源一:不识字
我发现很多学习困难的孩子,到二年级时连数学题都读不通,要让他们理解题意,理清数量关系,这也忒难了!
应用题解答困难根源二:低质语言互动
现在的家长都很忙,不忙的即使和孩子在一个屋里待着,大部分人也都爱玩手机,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越来越少,我还原一下部分孩子与家长互动的情景~
妈妈回家后问宝贝:作业做完了吗?
答:做完了!
妈妈问: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答:还不错!
……诸如此类……
这些对话里孩子的回答大多数是不超过五个字的词组式问答,是或不是,答案是单项选择,思考的成份很少属于低质量互动,何谈语言理解力培养呢?
有妈妈说我们家互动很多啊!我们每天都要说很多话。我问过很多一二年级孩子,妈妈爸爸说的话你们能全部听懂吗?很多孩子都摇头。有几个性格内向,理解力不够好的孩子,他们说经常看到妈妈的嘴皮一直在动,家长说得快的时候,孩子完全听不懂在说什么。
这样的家庭里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妈妈的语速比较快,说起话来像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孩子或老公基本没有啥参与的份儿。一个话痨级别的“说客”,机关枪似的高频语言发射,听客已经启动防御机制,自动屏蔽说客语音,孩子要么变成闷葫芦要么成为小话痨,孩子的理解力被家长强大的表达欲扼杀。
真诚奉劝女性家长们:克制自己的话语,简洁有条理地表达,有效地沟通,因为孩子的理解力表达力来自咱们的语言示范与呵护。
家庭里无论是低质语言互动还是高频语言刺激造成的孩子反应麻木,都是不良沟通带来的问题,所以关注成年人的语言交流方式,才能培养孩子敏锐的理解力。
应用题解答困难根源三:阅读理解及视动统合能力不足
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第一阵地是家庭。文字是从语言抽象出来的记录符号,要理解文字,首先得理解语言。孩子生下来后听觉和视觉功能启动,自两种感觉统合伊始就学习将语言符号与事物两者相关联,识字阅读是将文字符号与语言、事物三者相关联的过程。
孩子在识字之前发展的是听语功能,视动统合能力不足,也就是在他们念书后读题时脑海里要把文字翻译成声音再理解,这就是为什么高年级可以默读题目,而低年级要出声读题。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交流大量是通过声音传递,通过听觉来理解,比用眼识别文字符号要容易得多。所以家长读一遍题孩子立马能正确答题,而让他们自己默读题目,视动能力不足自然错误百出。
我们会发现和家长交流少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不够好,在家里经常亲子共读的孩子,文字阅读和表达能力都会比较强,应用题解答也轻松得多。
应用题解答困难根源四:数量关系不理解
孩子会说能听懂只能说他们能理解文字,但应用题数量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就又是另外一个范畴了,这个能力从哪里来呢?
玩!大量的玩耍体验,让孩子自己发现两件三件至多件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电影《教父》中有这么一句话:“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能拥有半秒看穿本质能力的人,就是拥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
欢迎关注我的简书,关于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我会在后面继续阐述,欢迎留言探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