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之光

    【闲时重读旧书——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分类翻译成白话,稍作充盈,每日一更,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狐仙集”已整理完毕,目前正在整理的是“鬼话连篇”,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苏摩巫,必互关,谢谢。】

      爱堂先生说,他听说有一位老学究在夜里赶路,忽然遇到了他死去的朋友。

      老学究性情刚直,也不害怕,便问亡友:“您要上哪儿去?”

      亡友答:“我在阴间当差,到南村去勾魂摄魄,正巧与你同路。”

      于是两人一起走,到了一间破房子前,鬼说:“这是文人的家。”

      老学究问他是如何知道的。

      鬼说:“一般人在白天都忙于生计,以致掩盖了本来性灵。只有到了睡着时,什么也不想,元神才清朗明澈,心中所读过的书,字字都射出光芒,透过人的全身窍孔照射出来。那样子飘飘渺渺、五彩斑斓,灿烂如锦绣。学问像郑玄、孔颖达,文章像屈原、宋玉、班超、司马迁等人,所发出的光芒直冲云霄,与星星、月亮争辉。比他们略低的,光芒有几张高,再低的,有几尺高,依次递减。最次的人也有一点儿微弱的光,像一盏小油灯,能照见门窗。这种光芒人看不到,只有鬼神能看见。这间破屋上的光芒高达七八尺,因而我知道这是文人的家。”

      老学究问:“我读了一辈子书,睡着时光芒有多高?”

      鬼欲言又止,沉吟了好久才说:“昨天路过你的私塾,你正在午睡。我看见你胸中有一部高头讲章、五六百篇墨卷、七八十篇经文、三四十篇策略,字字都化成黑烟,笼罩在屋顶上。那些学生的朗读声,好似笼罩在浓云迷雾之中。实在看不到一丝光芒。我不说虚妄不实的话。”

      老学究听了非常生气的斥责了鬼,鬼大笑着走了。

     【有感】

      我有一个朋友,年少时曾跟随一个道家修行的老者学习,他说,他师父曾说过,每一个修行之人身上都有一种光芒,光芒的大小高矮与修行的高低深浅成正比。

      与这个故事异曲同工。

      这个故事中,如果鬼没有说谎,那么原文中的“胸中所读之书”的涵义就深了,联系前文中所言:“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可以推断出“所读之书”,不仅仅是读过多少书,而是读了很多书,懂得了很多道理,将其道理贯彻于行住坐卧,同时又不被世俗之事乱了心神,保持心的纯净,才会发出灵台清明的光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屈原—— 一个闪耀在中华文化源头的名字。 他高大俊美,峨冠佩剑,玉树临风 他才华横溢,一腔热血,心系楚国 他是楚怀...
    独行仙子阅读 202评论 0 0
  • 在写纪晓岚之前,先要讲讲蒲松龄。蒲松龄和纪晓岚,一个是山村老叟,一个是大学士。大清朝的鬼在朝野都混得不错。 蒲松龄...
    初树香阅读 465评论 0 0
  • 老学究 〔原文〕 爱堂先生言:闻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曰:“吾为冥吏,至...
    易成學堂阅读 1,902评论 0 0
  • 在哥哥的老家,家家户户,中堂神龛处总是供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因此,哥哥对于所谓传统文化在某处某处的言论,总是不...
    思想家如怀阅读 947评论 0 0
  • 晨醒,在愉悦的鸟鸣声中,闻窗外啬薇的花香,偷偶得的清闲,让心在恬静中放飞。人生就是如此,快乐来去都很简单。 在生活...
    江苏阿康阅读 1,053评论 6 27